-
回乡偶书二首 [唐朝]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
-
美术学院应该设立中国书画修复装裱专业。著名书画家、鉴定家陈佩秋日前向本报记者作此呼吁。中国古书画的修复装裱目前面临人才流散、技术失传的威胁。陈佩秋指出,中国古代...
-
字画关联:观海听涛书法作品 、 读书写字种花草,听雨观云品酒茶。 、 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大观。 ...
-
和田玉历史悠久,名声享誉中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2003年10月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和田玉...
-
钱玉清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 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钱玉清示范作品 行书而...
-
简介: 摘 要:本文就汉字楷体书法艺术审美评品标准,结合对古代书论《欧阳询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的梳理与简析,发表了个人的看法,提出了自己对楷体审美评品标准的归纳和概括。...
-
送灵澈上人 [唐朝]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古诗词句注解 1、杳杳:深远貌。...
-
一、书画装裱材料:(一)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二)绫、绢、锦、锦绫、麻布等。(三)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四)丝带、绦带、铜钮...
-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局、政治家荀况画像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
-
书法字体:行书、行草 字画款式:横幅 字画尺寸:138×35厘米 创作时间:庚子年 书法内容:诚信赢天下 内容解释:诚信,即诚实守信。孔子云:...
-
蝉 [唐朝] 作者: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
中国书画装裱,同我国的京剧、书法、国画一样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
-
鉴其真伪,可以从三处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
-
在玩石之风日盛的今天,人们更加崇尚对奇石的收藏和把玩。但是,如何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呢?笔者作一孔之见,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
-
风雨 [唐朝]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
-
保障历史学健康发展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性质,决定其不仅要致力于本专业的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历史学的健康发展,学术使命伟大而艰巨。 首先,促进史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
-
书画装裱款式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 1、打破传统的用料常规,促成装裱材料的多样化,带动装裱材料生产的创新意识,促进中国装裱材料生产的发展。 2、通过装裱款式...
-
感遇 [唐朝]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
-
书画作品的收藏渠道大致上可分为五种: 一是从艺术家手中直接购得。这种交易直接方便,不经过其他中间机构与环节,可以省去包括佣金在内的许多费用。 二是...
-
行经华阴 [唐朝] 作者: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
书法字体:行书、行草、楷书 字画款式:横幅 字画尺寸:138×69厘米、138×35厘米、四尺 创作时间:己亥年春月 书法内容:融通四海 内容...
-
在近日结束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近现代书法成交超过90%,超过50件于右任书法全部以高价成交,数十件启功书法也被买家一抢而空,继续延续去年近现代名人书法的市场行情。行内...
-
三 “书法不隐”的矛盾与协调 “书法不隐”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书法”要求的是“历史应该怎样写”,“不隐”要求的是“历史是怎样就怎样写”,即如实直书。这个“...
-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唐朝]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古诗...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