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砚如何识别好坏?
识别好的易砚的要决:要以实用为目的,想选发墨性佳的优良好石砚有以下三大要决可供参考。
(1)口对墨堂呵气或用手指肉按墨堂:众所周知,好砚一定具备“贮水不干”的特点,如要贮水不易干,那么其吸水率一定很低,用口呵气或手指肉按之,砚便会产生雾气,如果雾气好久才消失,证明此砚贮水性佳,反则次之。
(2)以指甲磨墨堂:好的石砚必带“锋芒”,用手指甲直竖墨堂摩擦砚面,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白色粉末,或残留白色的刮痕,属有“锋芒”,只有带锋芒的石砚才可能是好砚。
(3)沾水磨擦砚面:墨堂干时用手指头磨擦砚面,虽因带有锋芒而会感到润滑,但带水用力磨时则会明显有刺且涩的感觉,具有此种特性的砚方为好砚。
(4)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的,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5)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6)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石质的嫩与老。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就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7)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
8)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物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10)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于砚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觉出砚石的优与劣。
澄泥砚应如何使用及保养?
澄泥砚,应以泥色纯美、泥质温润、雕饰精致高雅、造型美观大方者为上品。端石如学士,竟体润朗;歙石如寒儒,聪俊清濯;洮砚如闺秀,含蓄温婉;澄泥如艳妇,千娇百媚……澄泥砚本是案头之物,但其一旦被文人雅士供奉于座右,它就开始镇守书房与精神为伴了。
真正爱砚的人都知道,砚也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同样也需要关爱和养护,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养砚”。一方石砚能否长保活力,那便要看藏者是否懂得保养了,若保养得好,其锋芒必然锐利,发墨性一定良好。只有“养”过的砚才能保持色泽自然沉稳,砚体莹润如玉,周身散发出古朴的气息。
一般说来,新养一方美砚需要半年以上,其间藏家必须坚持每天磨墨洗砚。常言道: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洗砚必须洗净,不可使宿墨留存,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洗砚只能磨洗砚堂,而决不可磨砚的其他部位,否则容易磨损砚的表层包浆,甚至伤及雕刻的细部。尤其是古砚,包浆是年代久远的象征,若被磨去,价值也就会大大降低。
砚洗净以后,还须用清水保养,以养砚石之莹润。《砚笺》中早有记载:“凡砚池水不可干,每日宜清水养石润之,磨墨处不可贮水,用过则干之,久浸不发墨。”这就是说,养砚时应每日更换清水,时时让砚池保持湿润状态,而砚堂处不宜长时间浸水,以防久浸不发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锋”。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