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砚

汉代的砚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3-01-20 06:22:15 浏览: 111 作者:笔墨纸砚网

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

到了汉代,由于出现了以松烟为主要原料的人工手捏墨,砚的制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方形的人工墨,使用起来十分便捷,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这样磨石和磨杵研墨,显得日趋笨拙,因此逐渐被历史淘汰,不过,秦汉之际,这种新的砚台还没有一下子普及。

这样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汉代砚的制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加上纸的发明对砚的装饰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砚便花样翻新起来,不但有石砚、瓦砚,而且出现了玉砚、陶砚、漆砚和青铜砚。它们或方形或圆形,或山形或龟形,有的还带有三足。

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一个方圆饼形石砚,出土于上海福泉山一座西汉中期墓葬。这个石砚用青褐色的页岩制成,砚体圆而扁平,质地较为细密,简而不陋,轮廓清晰,砚面上附有圆柱形磨石一块,已经初步摆脱了原始砚的务求其用、不求其美的风格。

大约到了西汉中期,砚可以说已经开始从实用的书写工具中分离出来了,逐步脱胎成带有浑朴装饰的工艺品,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所出石砚,呈不规则的圆形,所附石研子相当大,几占砚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汉代石砚的造型趋于规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子的体积较前缩小。圆砚多附三足且有隆起之盖,盖底当中留出凹窝,以备盖砚时容纳研子。精致的圆砚在盖面上常镂出旋绕的蟠螭纹,如河北望都所药村、河南南乐宋耿洛等地的汉墓所出者。

另外,湖北当阳刘子汉墓中还出过一件此式陶砚。长方形砚原来只是一块石板,如洛阳烧沟六三二号汉墓所出者。这种砚或被称为黛砚,但在居延金关,此式砚与屯戍遗物同出,根据该地点的军事性质,可知长方形砚并非均供画眉之用。山东临沂金雀山十一号汉墓所出长方形石砚,附漆砚盒,盖、底均绘有云气禽兽纹。

汉代还有一种附铜砚盒的石砚,铜砚盒常作兽形,安徽肥东与江苏徐州各出一例。徐州的兽形铜砚盒通体鎏金,满布鎏银的云气纹,杂嵌红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造型瑰奇,色彩绚烂,是珍贵的古文物。

晋代流行瓷砚,起初为圆形三足,形制大体沿袭汉代的圆砚。南北朝时的瓷圆砚下装一圈柱足,又被称作辟雍砚。这时也出现了箕形的风字砚,现存最早的一面系1955年出土于西安郭家滩,有东魏武定七年铭文。

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子的体积较前缩小。圆砚多附三足且有隆起之盖,盖底当中留出凹窝,以备盖砚时容纳研子。精致的圆砚在盖面上常镂出旋绕的蟠螭纹,如河北望都所药村、河南南乐宋耿洛等地的汉墓所出者。
另外,湖北当阳刘子汉墓中还出过一件此式陶砚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