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砚

古砚的历史演化

时间:2023-01-22 03:20:31 浏览: 185 作者:笔墨纸砚网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所出石砚,呈不规则的圆形,所附石研子相当大,几占砚面面积的 1/4。汉代石砚的造型趋于规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子的体积较前缩小。圆砚多附三足且有隆起之盖,盖底当中留出凹窝,以备盖砚时容纳研子。精致的圆砚在盖面上常镂出旋绕的蟠螭纹,如河北望都所药村、河南南乐宋耿洛等地的汉墓所出者。
另外,湖北当阳刘子汉墓中还出过一件此式陶砚。长方形砚原来只是一块石板,如洛阳烧沟 632号汉墓所出者。这种砚或被称为黛砚,但在居延金关,此式砚与屯戍遗物同出,根据该地点的军事性质,可知长方形砚并非均供画眉之用。山东临沂金雀山11号汉墓所出长方形石砚,附漆砚盒,盖、底均绘有云气禽兽纹。
汉代还有一种附铜砚盒的石砚,铜砚盒常作兽形,安徽肥东与江苏徐州各出一例。徐州的兽形铜砚盒通体鎏金,满布鎏银的云气纹,杂嵌红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造型瑰奇,色彩绚烂,是珍贵的古文物。
晋代流行瓷砚,起初为圆形三足,形制大体沿袭汉代的圆砚。南北朝时的瓷圆砚下装一圈柱足,又被称作辟雍砚。这时也出现了箕形的风字砚,现存最早的一面系1955年出土于西安郭家滩,有东魏武定七年 (549)铭文。
唐代开始讲究制砚之石材。这时由于制墨技术的进步,墨锭作得很坚致,从而要求砚石具有较大的硬度。以硬石制砚,如表面粗糙则易伤笔毫,如表面太滑又不利于发墨,故砚石须兼备坚硬、细腻易发墨等特点。根据这些标准,唐代选择了广东肇庆所产端溪石制砚。端砚石质优美,磨墨无声,贮水不耗,腻而不滑,发墨不损毫,所以在唐代广泛流行。《唐国史补》称: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出土一方唐代风字形端砚。现藏广州市博物馆,是唐代端砚的实物例证,此砚朴素无文,不事雕琢,应是唐代前期的作品。到唐代后期,砚形的制作日趋精美。皮日休咏端砚诗句称:“样如金蹙小能轻,徽润将融紫石英。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可见这时端砚上已雕刻出各种图形。除端溪石外,安徽婺源的歙溪石,也于开元年间开始开采。此外,唐代还制成了澄泥砚,以山西绛州的产品最著名,澄泥砚常制成风字形,也有制成龟形的,砚盖呈龟背甲状,别具情趣。
到了宋代,端、歙、鲁、洮等石材所制之砚已为书家普遍采用。形式除长方形的抄手砚外,还有各种象形砚以及特制的兰亭砚、石渠砚、杂形砚等。此时已注重石材的纹理美,端砚则贵其石眼,如鸲鹆眼、鹦哥眼、凤眼等。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北宋百一砚,有 101颗圆形石眼,为砚中瑰宝。宋砚今有不少佳品存世,文献资料也有宋米芾撰写的中国最早的一部《砚史》。
明、清石砚除以石质取胜外,还特别注重雕刻造型,式样繁多,蔚为大观。这时的砚式如鼎形、琴形、竹节、花樽、马蹄、新月、莲叶、古钱、灵芝、蟾蜍等,逞奇斗胜,各臻其妙还有保存天然石质朴美不假釜凿的“天然砚”。文人学士也常在砚上题刻铭文,甚至镌刻肖像,使之不仅成为文房用器,也是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