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砚

文徵明为什么把《千字文》临摹一千遍

时间:2023-07-22 19:31:01 浏览: 46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文徵明为什么把《千字文》临摹一千遍

原文

文征明临《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出自《书林纪事》)

译文

明朝书法家文征衡穗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春咐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了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不马虎,有时回复别人的书扒拦纯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要再次更改,不怕麻烦。因此,他的年龄越大,书法就更加精致巧妙。

二、文征明小楷现存多少字?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文徵明曾学文于吴芦备乎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文徵明在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他行、草、隶、篆各体皆工。但在他的各体书中,最为人看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他的小楷清劲秀雅,“深得智永笔法”。在他的小楷作品中《高士传》《题赵魏公二帖》为早期作品,赵孟頫的影子比较多,体态略扁,起笔比较尖细。中期的小楷作品就带有欧阳询的影子了,如《右参政吴公墓志铭》等,劲健中带有板滞气息。

《归去来辞》是文徵明82岁时所书的小楷,字仅稍大于粟,舒展自如,大有疏能走马、密不通风之势,且笔笔到家,挺劲遒逸,表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这也是师欧的小楷之作,属于文徵明小楷书中的一种风貌。《离骚经》是文徵明83岁所做,已进入化境,毫无懈怠之笔。《前后赤壁赋》陪悉则是文徵明楷书的另一种风貌,更多地取法滚漏王羲之楷书笔意,是较常见的书法作品风格。这类作品,楷书端正方整、秀雅和劲、一丝不苟。

三、为什么小楷不学文征明?

小楷不学文征明是因为书法审美有别导致的。而历代对其行书评价不高的原因是他众名盖之,致使人们忽略了他的行书,一个艺术家各项技能都行,这是不现实的能在本专业上擅长一二项,并将其推向极致,已经可以青史留名更何况文征明诗书画俱佳。

小楷学文征明的弊端

初学者学习文氏小楷会导致的不良结果,技法不全面特别是笔法,容易把文氏的清雅写成了熟俗,喜欢文氏小楷的初学者,比较可取的道路是当你上溯晋唐把各种基本的,源头的东西搞清楚之后,再回过头来写文徵明小楷其实很容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书法的认识肯定会深入,审美的倾向也许会变化,我本来是很喜欢写经体的,但现在好久没临过灵飞经之流了,有限的时间我更多会放在锺王小楷上,如果只是为了写一手漂亮的文氏小楷,只学文徵明问题也不是很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