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砚

三家思想思想对苏轼的影响300字

时间:2023-12-16 18:09:03 浏览: 54 作者:笔墨纸砚网

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但在另一方面,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致君尧舜‛、‚尊主‛、‚泽民‛的政治理想。因此,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苏轼一生的不同时期,尽管有主次的不同,有消长的变化,却是始终并存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