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的由来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的由来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我们今天所写的楷书,又叫正书、真书。由王次仲首创。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书法家。)东汉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东汉末年蔡瑁《劝学篇》中说:“上谷次仲,初变古形”。《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愔《文字志》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宋《宣和书谱》:“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东汉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现代没有谁的临摹版比较出名或是自成一派的。
现在出版的楷书字帖绝大多数都是唐人的,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欧阳询(欧体)、唐颜真卿(颜体)、唐柳公权(柳体)、元赵孟頫(赵体) 草书来源于隶书,潦草的隶书叫章草,如陆机的急救章;今草是在楷书和章草的基础上经魏晋时期书家的创造(如二王)而成,也就是潦草的行书,后有进一步发展,唐有张旭怀素的狂草,故曰“张颠怀狂”,但已不实用,仅具欣赏价值。唐以后草书多不可观。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摄影家疏隶书的简介谁清楚
古代隶书以西汉东汉最盛。著名的碑石有《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鲜于璜碑》《乙瑛碑》《熹平石经》等。
隶书名家有:
蔡邕,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他的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代书法家)。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王次仲就把篆体、籀体字变化成隶书,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认为王次仲改革文字为统一大业立下了功勋,就请他到秦国来作官,但王次仲拒绝了。
史惟则,唐朝著名书法家,官至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宋陈思《书小史》称其隶书“迫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重。又善篆籀、飞白”。传世的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 《墨池编》、《书史会要》、《集古录》。
徐浩,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隶书有《嵩阳观圣德感应颂》,天宝三年(744)书,碑在河南登封。
郑簠,清代书法家。郑簠擅隶书,亦精行草书,兼工篆刻。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后者。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
规范的隶书笔法中,加入富于个性的轻重用笔,或用枯笔,结字也不呆板。与时间稍早的王时敏相比,郑簠的隶书稍接近汉人和富有古意。这些都为隶书开创了新的出路,成为乾嘉以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甚大。后人把他与写“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合称“二郑”。包世臣《国朝书品》将其与金农的隶书同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万经,清代学者。他的隶书取法汉碑,尤醉心于《曹全碑》,去其纤秀,而得其沉雄。“云鹤梅炎”一联是他传世隶书精品之一。
金农,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
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笔法斩钉截铁,结字紧密,得踔厉风发之势。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
-
行书的字帖推荐 行书的字帖推荐介绍如下: 1、《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
-
工艺美术师证书考试的步骤如下: 1、报名:首先,你需要关注相关的考试信息,如考试时间、地点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报名通常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并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 2
-
本文介绍如何写好毛笔字方面的知识,写毛笔字如何运笔呢?运笔所谓运笔,是握肢指用毛笔写出笔画的过程。讲运笔,实际上是要考虑毛笔在书写过程中锋毫聚散状态的变化。这可以从三个
-
知名书画美术家曹德春简介 兰州画家曹德春 代表作《鹰击长空》 曹德春,号陇上野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协会终生常务委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书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