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陕西西安枣园北路建筑工地出土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唐故开府赠扬州大都督杨公(承和)神道之碑》 碑文撰写者为唐代宰相王起 书者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 墓...
-
书法批评史简言之是一部书法理想探讨史。品评对象大致分为书体与书家。分开来看,不同书体统称为书法,会具备书法的普适理想,而有些理想只有某种书体自身具备,是为特性理...
-
1、简静和谐这种境界,相逢短合度,秾纤得中,轻重协衡,刚柔相济,奇正相错,方圆并用,肥瘦得体,骨肉匀称,它要求矛盾着的双方都应处在适当的限度之内,从而保持一种合乎情理的和谐,所谓...
-
行书语摘轴 康有为 由历史传承而来的书写和书法的本意原本是没有分割感的,但发展至今却形成具有不同表现功能的两种形态,常让人难以辨识。 几千年来,文字一直是人们...
-
在不少人看来,书法就是写写字而已。于是乎,一些人,不管以前是干什么的,都涌到“书法家”这个队伍中来了。 他们有的对传统技法非常生疏,甚至过去根本就没有拿过毛笔。...
-
关于百家姓“王”在书法中怎么写刚好看?以下是我找的一些资料,供参考。上图中的草书“王”字,大家一看就是“毛体”,用笔很流畅,结构布局堪称完美!上图中的“王”字,王羲之写...
-
以笔力促成书法“形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东汉)蔡邕...
-
李松(木公),1950年出生于天津市。师从欧阳中石先生,首都师大书法专业毕业。现为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杂志刊授部指导教...
-
说到书法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字外功”,我们经常会引用晚清大书法家杨守敬在《书学迩言》绪论中说的一段话: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
徐渭(1521—1593)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常以“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自居。其笔墨恣肆、满纸狼藉的作品,弥漫着的郁勃之气和苍茫之感,在明代乃至中国书法史上...
-
书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能传之久远的作品,其作者必然是人品高迈、行为世范、具有高尚道德和强烈正义感的。道义即存于作品之中,道义是书法的灵魂。 书法的...
-
(1)细看。细看,就是要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
-
1.直线贯气 贯通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重要技巧,古代书家在实践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直线贯气即是其中的一种。在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布局中,因其字距匀等、字...
-
1920年9月9日古城长沙的潮宗街,一家微不足道的书店开业了。一位中年官员在一众簇拥下,从绿呢大轿里出来,来到这家书店门前,并为书店剪了彩,只见门上四个雄健的颜体匾额“文化...
-
自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首次招收书法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整整20年,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日趋成熟。整个书法专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自浙江美术学院于1963年、1979年相继开始...
-
相传米芾非常聪明,家里便将他送入书馆学习。可孩子生性好玩,三年下来长进不大。一日,米芾听说有位秀才写字极好,就去请教。秀才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跟我学写字可以,但有个条...
-
草书是极理性与极浪漫诗性相结合的艺术。 极理性--即表现对传统作品笔法章法的解读、感受--深度地感受--思考--判断--总结--找出经典--模拟--深度模拟--锤炼。 ...
-
什么是截笔呢?“截笔”是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的一种毛笔的用笔方法,是一种笔法。我们现在正常的使用毛笔,一般都会有起笔、行笔和收笔,而截笔是在行笔的中间部分突然...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