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创造的意境
一、分析《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创造的意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此句为千古名句“柳”字通“留”字 。酒已醒 人何处? 写出作者情何以堪的悲凉之情。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二、求《雨霖铃》鉴赏。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这首词写离情,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这蝉鸣助添悲凉,而一起即道出,似乎为这首词定了调子。“执手”两句,再加深涂抹,在执手、相看、无语中,更使人伤心失魄。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全是情,景无边而情无限。换头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更那堪’句又推进一层,“今宵”二句,又是推想,然而景物清丽,别者真象酒醒后在船中所见的残月、岸柳,晓风尤使人清醒,几如身历其境,忘其是设想了。
三、雨霖铃(送客还浙东)黄裳 的解析
①解析:天南地北的游客,想到如今,却送你去往南方。夏天的热风吹遍大地,知了断断续续的唱着,离别的情怀缠绕不清。马儿喂好了草料,车轮轴抹上了油,启程之时,该有多少人叹息啊。那惨淡的云山,似与人有着深厚的情谊,从这里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城市,为离别添了不少哀伤的情绪。
船儿飞驶过浙西之境,回到浙东。到深秋时,不妨在满是荷花的水泽边停下小船,从水上渔家那里买来鲜美的鲈鱼鳜鱼,就着新收获的稻粒,馨香洁白。这样的兴致不知你与何人分享,但要记得齐国之地,还有我这个游子在想念着你。啊,今日,就在这离别的歌声里醉倒吧。
②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黄裳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③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四、柳永的《雨霖铃》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是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如柳永的慢词《雨霖铃》即经久不衰,传诵至今。探究其中缘由,固然与作者坎坷的身世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笔者认为,《雨霖铃》的成功还在于其独到的虚实结合抒别情的表现手法。
实景实情。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二句,对“烟波”“暮霭”“楚天”的实在景物,分别用“千里”“沉沉”“阔”来加以形容,使之越出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并由“念去去”三字领起,实景虚写,既表现出“留恋”之深,“催发”之急,“无语凝噎”之痛,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的逐层推想,带出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名句来。
虚景实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它之所以被誉为“古今俊语”(贺裳《皱水轩词筌》),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以少胜多,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凄的心理状态,达到情貌无遗;同时更在于这种设想的描写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经历,因而以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岸月残的怅然若失,加重表现出临别之际兰舟催发时醉不成欢的“留恋”难舍。这里景是虚景,情是实情。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拟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
虚景虚情。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里“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词人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之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转换得极为有力而看去又似极不费力。
总之,这种别开生面的写景、写情,是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杰出创造,正如清人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所说:“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五、赏析雨霖铃起首三句的作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作用: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六、雨霖铃柳永的鉴赏(300左右)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以为恋人的惜别之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遣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
-
热爱生命 诗句意思 你好!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不管是否能够成功,也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雨,你也要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要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1.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1. 关于蝴蝶的古代诗句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
-
一、关于绵绵的诗词 绵绵大山悠远见,不识大海在眼前。 绵绵留得情意在,不许此生来意长。 我把青丝盼白发,等的绵绵何日橡清到。 门似圆盘锁缠缠,院似梁困前罗裙意绵绵。 琴箫瑟,
-
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你问的这个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现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