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理论

形容妖娆的诗句

时间:2023-06-11 23:50:49 浏览: 281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形容妖娆的诗句

风光灼华过桃夭

黛青淡扫柳眉梢

卷睫长掩玲珑眼

并指菱唇贝齿咬

三丈软红春帐宵

媚眼如丝重影摇

交结满铺银发耀

引身折腰一人瞧

薄雾遮月繁花好

郁笼青翠云竹茂

暗香流行风缥缈

孤身兀自舞灵巧

酥指点唇芙蓉俏

娥首垂项冰肌绡

二、含有(妖娆)两个字的诗句

唐 何希尧 《海棠》“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宋 柳永 《合欢带》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

明 陆采 《明珠记·邮迎》金花粉,玉镜台,妆罢妖娆增百倍。

三国 魏 曹植 《感婚赋》“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

唐 法宣 《和赵王观妓》“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娆。”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

唐 唐彦谦 《汉代》艳词传静婉,新曲定妖娆。

三、描写莲花美丽而妖娆的诗句

温庭筠《莲花》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芙 蓉 唐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 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 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 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 一夕练塘东。

四、“桃之妖妖”这句诗词出自哪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桃夭》毛诗序:《桃夭》,后宫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墼民也。

题解: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

《桃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此诗运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只更换少数字句,这样反复咏赞,音韵缭绕;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氛。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魅力恰恰就在这里。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热爱生命 诗句意思

    热爱生命 诗句意思 你好!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不管是否能够成功,也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雨,你也要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要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牡丹与蝴蝶的诗句

    1.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1. 关于蝴蝶的古代诗句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

  • 关于绵绵的诗词

    一、关于绵绵的诗词 绵绵大山悠远见,不识大海在眼前。 绵绵留得情意在,不许此生来意长。 我把青丝盼白发,等的绵绵何日橡清到。 门似圆盘锁缠缠,院似梁困前罗裙意绵绵。 琴箫瑟,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你问的这个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现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