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古诗文中的成语有:
一、来源于古诗文中的成语有:
必恭必敬
成语典故: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二三其德
成语典故: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分明月
成语典故: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成语出处: 唐·徐凝《忆扬州》诗:“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二八佳人
成语典故: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成语出处: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二、来源于诗文语句的成语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车水马龙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长风破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哀哀父母——《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暗送秋波——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暗香疏影——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拔山盖世——《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白发千丈——唐·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骨露野——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白衣苍狗——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百尺竿头——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百媚千娇——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
百事无成——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投桃报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比翼连枝——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敝帚自珍——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别具只眼——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别有天地——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冰雪聪明——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并蒂芙蓉——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不拘一格——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天覆地——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弱不禁风——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青梅竹马”比喻----------这个成语源于唐代诗人---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急流勇退--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三、来源于古典诗词的成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
四、来源于古诗的成语
万紫千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天涯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寸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粉身碎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五、来自于古诗中的成语
柳暗花明;山穷水尽;比翼双飞;粉身碎骨;
六、来源于古代诗文的成语。
千锤百炼
粉身碎骨
柳暗花明
山穷水尽
-
热爱生命 诗句意思 你好!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不管是否能够成功,也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雨,你也要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要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1.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1. 关于蝴蝶的古代诗句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
-
一、关于绵绵的诗词 绵绵大山悠远见,不识大海在眼前。 绵绵留得情意在,不许此生来意长。 我把青丝盼白发,等的绵绵何日橡清到。 门似圆盘锁缠缠,院似梁困前罗裙意绵绵。 琴箫瑟,
-
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你问的这个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现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