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讯

关于“蝶恋花”的古诗词!

时间:2023-10-07 22:50:12 浏览: 188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关于“蝶恋花”的古诗词!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 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 露寒人远鸡相应。 【品评】 此首纯写离情,所以题曰: “ 早行 ” 。这很易使人联想到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出现在词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篇中没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词语,所以,词中的离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绘的不同画面,靠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演出来完成的。 上片写别前。开篇三句自成一段。 “ 月皎惊乌栖不定 ” 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 “ 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 ” 两句,点明将晓。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 “ 唤起 ” 两句另是一段,转写女方的悲伤。 “ 唤起 ” 的施动者是谁?这女人由谁唤起?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行者, “ 知天已晓,唤起所别之人 ” ;一种认为 “ 闻乌惊漏残、辘轳声响而惊醒泪落。 ”“ 唤起 ” ,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 “ 唤起 ” ,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 两眸清炯炯 ” ,也非睡足后的精神焕发,而是离别时的情绪紧张与全神贯注。联系下句 “ 泪花落枕红绵冷 ” ,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 “ 唤起 ” 之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 “清” ,再望而 “ 炯炯 ” 有神。同时,这一句还暗中交待出这位女子的美丽,烘托出伤别的气氛。 “冷” 字还暗出这位女子同样一夜不曾合眼,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连“ 红绵 ” 都感到心寒意冷了。王世贞在《艺苑危言》中说这两句: “ 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 ” 下片写别时、别后。前三句写别时依依难舍之状,曲折传神。 “ 执手 ” ,分别时双方的手相互紧握。 “ 霜风吹鬓影 ” ,是行者饱看女方,刻印下别前最深刻的印象:鬓发在秋季晨风中微微卷动。 “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 二句,看似写情,实则是写动作。 “ 徊徨 ” ,也就是徘徊。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这话语满是离愁。 “ 难听 ” 不是不好听,而是令人心碎,难以忍听。终篇两句写别后景象,又是一段。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社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 “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真清之 ‘ 断肠院落,一廉风絮。 ' 又‘ 掩重关、偏城钟鼓 ' 之类是也。 ” 其实, “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 也是 “ 以景结情 ” 的成功的妙句。 如上所述,本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一连串的画面与音响的完美组合,才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词中还特别注意撷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精心刻画,如“ 惊乌 ”、“ 更漏 ”、“ 辘轳 ”、“ 霜风 ”、“ 鬓影 ”、“ 斗柄 ”、“ 鸡鸣 ” 等等。与此同时,作者还特别着意于某些动词与形容词的提炼,如“ 栖不定 ”的“栖”字, “ 牵金井 ”的“牵”字, “ 唤起 ”的“唤”字,还有 “吹”、“清”、“冷” 等等,这一系列手法综合起来,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而且还烘托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环境氛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真实感。强焕说周词 “ 抚写物态,曲尽其妙 ” ;王国维说他 “ 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 ,这些,都是有得之言,切中要害。

二、带有残花的诗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唐·杜牧《杏园》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棠梨》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扫地可怜花更落,卷帘无奈燕还来----宋·贺铸《海陵西楼寓目》

三、看到紫薇花,你会想起词语(4个)、诗句(2句)哪些?

词语: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婀娜多姿 繁花似锦

诗句: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

四、关于扶桑的诗句

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 屈原《九歌 东君》

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屈原《离骚》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阮籍《咏怀》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李白《拟古其九》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李峤《日》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和晴耸扶桑辔,借与寰瀛看早晖——徐寅《晓》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