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带五的诗句
一、求带五的诗句
咏美女(清.李调元)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的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咏月(清.李调元)
十九月亮八分圆, 七个才子六个颠。
五更四点鸡三唱, 怀抱二月一枕眠。咏雪(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小生不才就知道这些!
二、第五个字是"小"的七言律诗
《重题·其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九》
年代: 唐 作者: 李咸用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西伯纵逢头已白,步兵如在眼应青。
寒猿断后云为槛,宿鸟惊时月满庭。此景得闲闲去得,人间无事不曾经。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欲罢时。芣苢春来盈女手,梧桐老去长孙枝。
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乌预知。明日贫翁具鸡黍,应须酬赛引雏诗。
《小雪后书事》
年代: 唐 作者: 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春霁晚望》
年代: 唐 作者: 杨凝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
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因筑直堤分为两沼》
年代: 唐 作者: 徐夤
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十分春水双檐影,一片秋空两月悬。
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坐来暗起江湖思,速问溪翁买钓船。
三、和小有关的古诗词
《仪鸾殿早秋》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李世民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
对此留余想,超然离俗尘。
《咏小山》李世民
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
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千秋节宴》李隆基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李隆基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天地犹惊否,阴阳始遇蒙。
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
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
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
人事一朝异,讴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离宫。
雁沼澄澜翠,猿岩落照红。
小山秋桂馥,长坂旧兰丛。
即是淹留处,乘欢乐未穷。
《巫山一段云》李晔
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
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
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
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
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
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四、题目含有五的古诗,二十字
提供网友的一首诗供楼主参考:
《五月农家》 作者:王啸林
农户无闲日,田间劳作忙。
青藤爬满架,瓜果一行行。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