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诗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怎么解释啊??求高手!
意思是: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幽燕,古幽州咐缓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出自毛泽东创作的《浪淘沙·北戴河》,原文为: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卖团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思想主题:
词中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渔民乘风破浪的英雄气概,通过对往事的怀旧,对比古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抒发了作者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衡配模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淘沙·北戴河
这是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里的诗句,诗句原文是:
大雨落慧掘早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前雀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幽燕其实就是指幽州、燕国,这是古代对北京一带的称呼。例如有个啤酒叫燕京啤酒,其实就是北京产的啤酒。
“大雨落幽燕”的意思就是咱北京、秦皇岛这一带下大雨了(赶快收衣服)。秦皇岛离北京不远,在古代也属于幽州。
“白浪滔天”散租是指秦皇岛的海水翻起大浪。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写得最好的一首词。
上阕写景,景中有情。
视通万里,舒卷风云之色,在海天一体中,关切地寻问汪洋之中的一只小船。
下阕写史,史中有意。
思接千载,吐纳珠玉之声,在瑟瑟秋风之中,怀想那历史的沧桑。
这是风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沧桑。
毛泽东仅仅是在自然的稿滑大海里游泳吗?他难道不也是在历史浪潮中搏击?
统一北方、凯旋而归的曹孟德,踌躇满志,来到雄关阔海面前,所见所写,一派壮景勃思。
同样具有包天容地胸怀的毛泽东,则有别具一格的历史吟咏。
他或许比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更有理由自信,更有理由豪迈。
来北戴河之前,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好吧,我们到海悄桥边去,中国的建设高潮就要来到了,我们到有潮水的地方去。”
据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说这些话的时候,两眼闪闪发光,带着心潮澎湃而又扑朔迷离的神情,似乎对未来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诗意构想。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毛泽东,最为舒心。
自抗美援朝结束后,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改造和建设上面,诸项事业进展顺利。他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盛的新中国,将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时候,中国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建设启敬猛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国泰民安,政府廉洁,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这时候,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制度的大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已经在1953年提了出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并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这个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来北戴河前,他刚刚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要产生了,外国人说这是中国迈入近代国家的标志,毛泽东称它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他号召人民经过50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各种措施进行的社会变革,在毛泽东看来,不是自我感觉“幸甚至哉”的曹操所能够比拟的。
在曹操来过的地方,在大海里游泳。这一望无涯的空间物象,这沉甸甸的历史风色,怎能不装进毛泽东那用追古思今的诗句编织的胸怀!
万顷波涛,千岁沧桑,百年辛酸,几十载奋斗—
同样是风物依旧—“萧瑟秋风今又是”!
毕竟却人事全非—“换了人间”!
-
匿名2023-10-26 02:10:01展现了学术广度。
-
匿名2023-10-26 01:50:01这篇文章对于辩论性话题进行了全面平衡的分析。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