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苏轼原文
一、水调歌头 苏轼原文
苏轼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二、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欣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赏析:这首词上阙望月,下阙怀人,词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聚散离合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三、《水调歌头》
你问问题,最起码给个问题呀?你弄一个陈述句干嘛?
四、苏轼《水调歌头》全文及解释
水调歌头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我举起酒杯提问,面向青天。
不知天上月里的宫殿,
今夜,是哪一年?
我真想驾着长风,回返天上,
怕琼楼玉宇里难以长期盘桓;
因你那里离地面实在太高,
我受不了你那刺骨的风寒。
还不如起身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
多美呵,天上又怎比得人间!
转向朱红的楼阁,低低射进美丽的窗扇,
你照射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
月亮呵,你对人类未尝有什么怨恨,
可为什么在我弟兄分别后却更加团圆?
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
月亮,免不了要经历阴缺晴圆。
但是,这“离合”、“圆缺”,
自古以来就难如人愿。
不过,只要人们能长寿健在,
哪怕远隔千里均可共同领略这月光的美满!
五、水调歌头作品赏析谁有啊?跪求!!!
标题 水调歌头 作者 曾中思 年代 宋 内容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江湖。凛凛亘千载,风月属樵渔。 注释 【注释】: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铁,曾在刀耕火种的冷兵器时代,作为武器和生产生活工具的原料,备受推崇。 安徽省芜湖市,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更是历史上知名的冶炼之乡,享有“铁到芜湖自成钢”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