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美术 > 美术著作

一次错位的时空之旅

时间:2022-05-27 15:46:49 浏览: 8 作者:笔墨纸砚网

“向往自然:解读中国艺术中的风景”展览现场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不仅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中国书画对展览的准备和展示都有极其苛刻的要求,原本就不多的展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更加令人期待。  

中国书画的特殊性,使得相关主题展从筹备到展示都有一定难度。一般常设展厅都会在一个月或几个月内更新一次,而一些没有条件的场馆则甚少拿出来给大家观赏。中国古代书画所用的材料包括宣纸、绫、绢、墨、颜料等有机物,对时间、空间、湿度、温度、光线等都有着相对苛刻的保存和展示条件。例如,光照太强会褪色,时间久了纤维老化断裂,连装裱的糨糊也会因为湿度大容易霉变和虫蛀。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中国艺术展都会受到极大关注的原因。疫情期间,一些在海外举办的中国艺术展线下展厅不得不暂停开放,我们只好来一次错位的时空之旅。  

数字技术下的“笔墨精微”  

时隔5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又一次拿出馆藏的中国书画精品来庆祝建馆150周年。随着疫情暴发,庆祝活动全部取消。此次“笔墨精微——中国书画名品展”的上半场展出不得不在3月中止,8月底博物馆重启之后,该展延迟到11月结束,而本应持续到明年的下半场展出的开展时间似乎遥遥无期。  

本次展览计划展出的文物不及5年前纪念亚洲部成立100周年展览的1/4,时间从11世纪至18世纪共40件。但这次的重点在于放大的细节,采用数码技术放大的图像与原稿并排展示,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潮流。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将自己的藏品完全数字化并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地观众学习和研究的博物馆,而此次展览正是发挥了这项优势。对于一些稀有且不易保存的文物来说,数字放大一方面减少了对这些文物的移动和损害,另一方面也让观者可以进一步走进艺术品,探索其中未知的世界。5年前在观展时,笔者拍摄很多细节图,此次因疫情身虽不能至,但还好大都会网站公开了这些展品的高清细节图。策展团队的初衷是希望带领观者进入中国古代书画传承的方式,就是多看、多学、多临摹,这和之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立沙龙让画家临摹学习一脉相承,只不过中国书画收藏和展示的特殊性,以前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站在书画作品前学习,而现代技术无疑让更多的人有了机会。

明清书画中的“亲友交游”  

今年同样迎来150周年建馆纪念的还有波士顿美术馆。这里同样有准备充分、后续展览又遥遥无期的中国艺术展。去年秋天上海博物馆举办“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的同时,大洋彼岸的波士顿美术馆就遥相呼应举办了“翁氏家藏精品展第一期:亲友交游”展。但没想到3月12日波士顿美术馆因为疫情被迫暂时关闭,计划于2020年8月9日结束的展览中止了。  

此次展览是波士顿美术馆于2018年接受翁氏家族翁万戈捐赠后的第一期展览,也是该博物馆历史上最大的一批中国艺术品捐赠。翁万戈是翁同龢的玄孙,此次捐赠的书画传承六世,共183件。第一期共展示19件明清重要画家的艺术品,包括王翚和陈洪绶的真迹。展览的主题是“亲友交游”,沈周的《苏州山水册页》记录了画家与朋友在家乡游历山水的经历,文征明写给妻儿的家书的风格是在其创作的书法作品中很少见到的。同时还展出有翁万戈先生于1990年创作的《莱溪居雅聚》,描绘了与6位中国艺术史学家在家中聚会的场景,同样也是探讨朋友与家人之间关系的主题。作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最为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波士顿美术馆在重启后也并没有延续该展览的计划。  

“向往自然”:

风景中的东方禅味  

9月11日,瑞士里特贝尔格博物馆终于迎来了计划于今年2月开幕的“向往自然:解读中国艺术中的风景”展览,并计划持续展出至明年初。通过艺术品形象地展示东方异于西方的哲学观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的主要议题,此次也不例外,以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讲述中国古人和当代艺术家是如何传承道法自然的。90余件绘画、录像和装置艺术作品,从沈周到文征明,从黄宾虹到傅抱石,从黄岩到杨泳梁,时间跨越6个世纪。同时,配合绘画中的文本解读,让艺术家和艺术评论者能自己发声。此次展览中有龚贤的《千峰万壑图》、梅清的《宣城奇景图》、李可染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当代艺术家黄岩的《中国山水纹身系列之七》和杨泳梁的《蜃市山水系列》。  

位于瑞士苏黎世的里特贝尔格博物馆是瑞士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展示欧洲艺术,藏品主要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古代和当代艺术。1954年,表现主义画家约翰·伊登担任第一任馆长,他是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甚至在担任包豪斯艺术学院老师的时候,他还会让学生学习老庄哲学和气功冥想等,难怪博物馆展厅少了闹腾腾的中国风审美,处处弥漫着一股东方禅味。  

“盘子上的中国”:

回归器物的实用价值  

“盘子上的中国:中国古代饮食器皿展”和“古代酒器——中国古代饮食器皿展”是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成果展。如今两个展览都因疫情停止,只能在网上观看学者们制作的视频。  

这个展览使得这些收藏于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回归其曾经的实用价值,这是非常有趣的尝试,让观者以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的物质世界。展览涵盖了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至19世纪的艺术品,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和玻璃制品等。其中伦敦大学文莱画廊的展览包括了11个相互关联的部分,解释了中国文化中食品和药品之间的模糊界限、器皿在宗教和仪式中的重要性、墓葬中的食物和饮品、用于盛放葡萄酒和茶叶的不同容器,以及与饮食相关的特殊装饰和设计。   

相对于古代书画的收藏和保存门槛,西方博物馆对中国器皿的收藏规模庞大,不仅是博物馆,私人收藏也颇丰,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瓷器等器物源源不断注入欧洲,有些作为日用品,有些用作装饰。然而,他们对中国瓷器以及其他材质的日用器皿的实际用途并不知晓,甚至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了解。因为对于西方的观众来说很难将它们与之使用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同样,当我们欣赏西方古代器皿的时候也往往会脱离了它的功用。因此,这次展览旨在探讨那些作为艺术品的锅碗瓢盆原本的实用价值,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研究型展览。例如,展出的明永乐景德镇产甜白瓷高足碗,这晶莹剔透的瓷碗其实是寺庙中用来供奉佛像的盛油、酒、水或水果的器皿。这种外观如绵白糖般的瓷器创烧于明早期的永乐年间,而用白色器皿供奉佛像则传承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明朝的统治者流行定制甜白瓷赏赐给西藏和蒙古贵族作祭坛之用。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范围的旅行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被搁置。如今,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努力,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相继重启,但主要还只是满足本地居民的需要。尽管一方面很多展览暂停或者取消打乱了原本的计划和周期,但另一方面,那些异国藏品和滞留于海外的展品也能暂时实现不出国境就能领略异国风情的愿望。希望疫情尽快过去,美术馆和博物馆蛰伏后有更多更好的展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求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油画网站

    求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油画网站 忍痛割姿链蔽爱啊,楼主要选我啊迹州,虽然只有一个网但画很不错~俄罗唤槐斯近代油画 雅昌艺术网 中华书画名人网都还行 我都跟他宴搭们合作过 艺术

  • 艺术签字在线生成-艺术创想之创意技巧:如何设计自己的艺术签名

    一、艺术签字在线生成-艺术创想之创意技巧:如何设计自己的艺术签名 哪里能写免费的艺术签名?网上貌似有很多在线免费艺术字生成器,如果要求不是很高,又想自己DIY的话,建议上网

  • 写艺术字美术字的软件

    一、写艺术字美术字的软件 1、建议安装一些字体(字库),方正、文鼎都有许多不错的字库 2、建议使用《神笔电脑书法大师》,该软件汇集了古今中外一千余位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真传(包

  • 在PS ,艺术字体要怎么做出来的?

    在PS ,艺术字体要怎么做出来的? 1、首先双击word,打开word软件,然后单击左上角的那个白色小纸片图标,新建一个猜孙启空白word文档; 2、文档建立后,就可以进行艺术字的插入了,依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