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棉签点画迎春花反思笔记
中班棉签点画迎春花反思笔记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书谱》对真、草书体关系的简单论述。
他反对如绘画般写字:“巧涉丹青功亏翰墨,”他对历代书法审美趣味的变迁见解是“古质今妍”。他认为学书要“趋变适时”,追求形质与性情。所谓“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反对把书法当作秘诀,择人而授的保守态度。尤其重视书法的抒情性:“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论及真、草书体的关系时他认为“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要了解草书就必须同时了解它的对立面真书。然而要了解草书和真书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出两者的同一性及其差异;而能表现这一特征的东西就是它们的点画和使转。孙氏把草书与真书的用笔特点归结为“点画”与“使转”,并由此推及书写对象的形质,与主体用笔所展现出来的内在情性。点画和使转既是真书与草书在概念方面的同一,又是它们在用笔方面的区别。即真书之形质,或汉字结字必须以点画为基础,真书之形,即点横撇捺竖弯钩,而此点画在唐朝已发展成熟。然而在甲骨文,金文的形质中,其点画尚在发展之中。故先秦之真书其形质未熟,不可与唐楷一概而论。而真书之质者,当指用笔之提,按,顿,挫,粗,细,轻,重。或以用笔为质,以点画为形。故孙氏真书之点画形质,实乃写字与书法第一需要把握的理论基础。或书之第一原理。
孙氏认为真书之使转表现情性,或曰:真书在其使转之中包含情与性。如使转之“快,慢,急,缓”等。而性之于使转,又在快慢急缓之笔调之间;或在其使转之间闪烁个性,人品,书风等内在气质。真书以使转而显情性,此真书之内涵,此内涵之延绵可以跨越数千年时空。故甲金简,楷隶草在其使转之情性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使转之相同,而点画之区别,或情性之相通,形质之相别,是孙氏对真书的精典表述。
而草书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情性。把真书与草书的内在矛盾概括于点画和使转并以形质和情性做对比,这便是孙过庭《书谱》中最深刻之处。真与草在在结字方面的区别,即真以点画为形质,草以使转为形质,真书用笔的特征是笔笔断开,故以点画为形质。草书用笔特征是笔笔连,故以使转为形质。书以言志,墨迹自有墨迹所要表现的情性,故真与草自有真与草各自的情性。即真以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此乃断与连之用笔,在点画和使转过程中以笔黑形式所传达的主体之内在精神或情或性。
真与草在点画和使转方面的对立,不过是笔墨在形式上的对立,这种形式的对立,表现的是主体通过不同形式,或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性情或情怀情致等等。草书之以使转为形质,这是因为草书是书法的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不是通过汉字的原始点画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草书符号,通过草书的纯艺术语言,所以书法的纯艺术就是草书艺术。真书以点画为形质,这是因为真书是书法最基础的艺术,它第一不是以艺术审美为目的,而是以实用为目的,它因此必须以汉字的原始结构为书写对象。从这方面看,真书作为基础艺术,以实用为目的,以汉字的原始点画为形质达到自身基础和实用的目的。而草书,则以书法审美为目的,不以那实用的原始的点画为形质,而以自身的符号体系,纯书法艺术使转的符号体系为形质,通过草书自身的符号体系或艺术语言,草书把中华书法艺术推向世界顶级艺术之极至。证如,东汉——草圣张芝《冠军帖》、唐——张旭《古四帖》、怀素《自叙帖》等等,皆可谓世界唯一能直接用精神自身真接表现精神现象的顶级的精神现象的艺术。
从真书之实用的点画形式,过度到草书之纯艺术的符号形式,是汉字书写发展的必然结果。然真书之形点横撇捺竖弯钩,为书之静态,而草书之用笔变其静态为动态。故草书之使转实乃真书之点画向其自身理想过度的现实。如我在《战国竹简书法研究及中国书法史论反思》一书中所说,草书:“在飞动中,或在使转中见其点画。此点画非彼点画,真之形质,因点画之静态而清楚明白,一点一画皆在规矩之中。而草书之形质,由于点画在使转之动态中,只见点画之间的使转与连接;点寄于画中,画寄于点中,故草书之形质见使转而不见点画。而草书之情性却见点画而不见使转。此点画又非彼点画,此点画乃内在之情性,彼点画乃外在之形质。或此点画在狂风中窥电闪,雷鸣,如张芝,张旭,怀素点画;而彼点画则如清晨见山水树木,其轮廓线条,五色分明。观草书之点画而见情性,方知点画实乃书法艺术之灵魂。”
练草书必须先练真书吗?
草书性情的表现需要书家笔墨技能亦即法则的支撑。孙过庭在论及草书形质和性情时指出,构成草书形态质地的主要特征是“使转”,最能体现草书性情的是“点画”。“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唐孙过庭《书谱》)
。草书的态势。流动和变化皆源于点画的精微
全部缺乏精微点画的草全部
无法表达全部内涵的。而点画合乎笔法方能臻精微。用笔不合法度,不到位,点画则难免出现病态,浮滑软薄、妄生圭角、钉头鼠尾、飞蓬蔓草、也就出“俗字”。正如清包世臣所言:“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之所以不传也。”这里需要说一说真书(楷书)是不是草书的基础。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解答。有一种观点认为,草书以真书为基础的观点不是从艺术角度理解书法。真书不能作为草书的基础。就文字的历史演变说草先于真是个大的概念。从真书与今草的关系来说,还是真书在先。真书的构成形态是静态的.而草书的构成形态是动态的。草书这种动态的构成形态是由真书的静态构成规律加上意象发展起来的。因此,笔者认为学书还是应遵从先入真书,进而行书,而后草书的途径。诚然.草书有自己的特有规律,不是写得好真书便必定能写好草书。但真书以点画为形质,学真书藉以懂得用笔之堂奥,经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笔法、笔势、笔意,从而使点画的精微成为可能。这正是草法的基础,是草书最重要的基本功。精微之后的狂放才出彩、才耐看,才是通往草书之路的最好选择。张旭以狂草书彪炳书吏,但他首先经历了真书笔法的长期锤炼。具备了坚实的功底。我们从其所作主真书《郎官石记序》和《严仁志》。可知其真书亦十分精到。正因为如此,他的草书颠逸恣性却不失理。苏轼有句名言曾被广泛引用,“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当然,当今学书者情况各异。许多中老年人半途启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业余书法学习,他们中相当部分的人无意于当书家,只是通过书法学习和创作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丰富生活,他们的学书途径完全可因人制宜。但真正要在草书艺术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非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
-
一、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凌源作为红山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处辽冀蒙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与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 二、赤峰旅游景观共有多
-
苏轼书法思想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黄门书视伯氏,不无小愧邪? 秦少游书,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 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 米老书,如小字莫作
-
一、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硬笔书法二级考试内容为:完成一幅 不少于 40 字作品,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试要求: 一、整篇幅的要求。 1、书写正确、端正。 2、标点符号
-
硬笔书法考级主要分为9级,前1~3级为初级,4~6级备空为中级,7~9级为高级,初级考核书法的基本临摹,中级考核硬笔书法的实用技能,高级则考核硬笔书法的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