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访谈

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主要荣誉

时间:2023-02-11 11:16:06 浏览: 31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主要荣誉

江苏省校外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苏州市未成年人校外德育教育实践基地

苏州市文明单位

200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

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活动中心艺术组获得“太仓市优秀教师群体”称号

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成果展集体组织奖

青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艺术教育成果展颁奖大会优秀组织奖

第十一届全国少年儿童电子琴江苏省选拔赛优秀组织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国家教育部)优秀组织奖

中心被命名和确定为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舞蹈教育基地

江苏省少儿书画考级基地

英特尔电脑培训基地

上海音乐学院器乐、声乐考级点

二、如何选购大号毛笔

选购

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

尖: 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采顿失。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 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难检查这一点。

圆: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健: 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写进来坚挺峻拔。关于这一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四德指的是笔本身的功能,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也。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湖笔和江苏的太仓毛笔以及河北的侯店毛笔。 湖笔它挥洒自如,经久耐用,素有“笔颖之颖技甲天下”之称。湖笔的产地在浙江吴兴县善琏镇。 位于河南孟津平乐镇的太仓村的“太仓毛笔”。太仓村,因古为皇家粮仓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以上。太仓毛笔制作历史有据可查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太仓村制作毛笔的有几十家,比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云升、潘太生等几家,这些名字也成为他们各自的号。有两家还在西安设立毛笔商铺,专营太仓毛笔。太仓毛笔的特点是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使用起来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那时的太仓毛笔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诸省(自治区),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太仓村制作毛笔者多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时期有“南湖北潘”之说。 中国侯店毛笔产于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古称蒙笔,又称“蒙恬精笔”、“侯笔”,古称象笔。侯店毛笔选材精良,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侯店村,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侯店毛笔制笔工艺分水盆、零活、干作、刻字、色装等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个流程全部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李先念、杨成武、高占祥、王任重、姬鹏飞、方毅、刘志坚等国家领导人到侯店村视察,并试笔题词。启功、范曾、刘炳森、肖劳、沈鹏、范曾、孙墨佛等著名书法家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杰,为侯店毛笔泼墨赞绝。侯店毛笔,蜚声异域,名扬海外,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三百多万支。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部优产品证书及天津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天津外贸出口免检证书。毛笔中“风云”、“水月”、“小狼毫”等多种毛笔被天津口岸定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

所以说买毛笔还是选正牌子的吧,不让检查,也基本上可以。

三、太仓资料

太仓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为82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537平方公里。内陆土地面积为6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66万公倾。

【地形地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水运口岸】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

【气候】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2004年平均气温17.1℃,比常年高1.6℃。年降水量1148.9毫米,比常年多70.8毫米,全年雨日105天,6月14日入梅,7月15日出梅,计32天,梅雨量为411.5毫米。年日照时数2255.8小时,比常年偏多294.9小时。

区划人口

【区划】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2004年末,全市辖7个镇、126个行政村、2846个村民小组、65个居民委员会。境内有太仓港经济开发区。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4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1‰,死亡率为8.02‰,自然增长率为-1.41‰;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5.82万人,非农业人口19.64万人。暂住人口19.49万人,比上年增长26.3%。

【民族】 太仓为汉族聚居地区,少量少数民族散居。至年末,全市有回、满、蒙古、壮、佤、苗、侗、傣、彝、羌、布依、土家、纳西、赫哲、哈尼等24个少数民族、347人(不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其中以回族和满族居多,主要分布在城厢、沙溪、浏河等镇。

国民经济

【主要经济指标】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4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815元(折合约6623美元),比上年增加8172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7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17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83.48亿元,增长14.4%。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6.6:58.5:34.9调整为5.9:60.5:33.6。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1.76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上升到4.9%,提高了0.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04.82亿元,增长23.2%;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9%;畜牧业产值5.94亿元,增长16.5%;渔业产值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全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分别为2.98万公顷、0.09万公顷和0.47万公顷,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5.8:4.2。全年粮食总产量20.47万吨,比上年增长7.0%;棉花总产量0.11万吨,比上年增长3.6%;油料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51.6%。农副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生产。全年水产品产量3.81万吨,比上年略减;生猪出栏22.89万头,比上年增长7.8%。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6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24 台,小型手扶拖拉机617台,农用运输车722辆。农村用电量19.0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防汛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械化播栽达到4000公顷,三麦、水稻机收割率分别达到了98%和80%以上。

土地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保护受到广泛重视。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实行有效控制。全年新增耕地面积39.07公顷,年末耕地面积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77%。

【工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5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6.52亿元,增长32.0%,占全部工业份额由上年的58.5%上升到63.9%,上升了5.4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0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0%。产品销售率达98.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2.6%。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9.96亿元和利润总额27.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6%和3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0.82亿元和19.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5.3%。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7.66亿元,比年初增加41.09亿元,增长22.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6.43亿元,比年初增加49.22亿元,增长32.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5%,现金支出7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9%,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1.0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14.94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增长18.0%。外汇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4亿美元和0.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减少1.4%和14.8%。保险业收入稳步增长。全年保费收入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国内商业】 商业企业不断加快布局结构和经营业态调整,商业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日趋明显,轿车、家居类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城区零售额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农村零售额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各类商品销售全面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3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餐饮业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加快发展,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沿江高速公路、太蓬公路已建成通车,苏昆太高速公路、锡太一级公路、339省道复线工程按期推进。全市机动车辆猛增,社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年末汽车2.57万辆,其中,客车1.81万辆,货车0.7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6.6%和16.0%。私牌汽车1.72万辆,新增4603辆,比上年增长36.7%。

邮政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5096万元。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函件252万件,特快专递19.5万件,报纸1550万份,杂志54万份。通信行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2.8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25.81万户和38.58万户。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 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地置镇洋县。民国元年(1912),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后隶属江苏省苏州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

【文化与名人】 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人文荟萃,自具特色,积淀厚实,底蕴丰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娄东文化,为今天留下悠久而优秀的文化财富。早在晋代,名士瞿硎等活动于境内传布知识文化。在此前后,境内兴建有多处古刹名塔,反映当时建筑艺术和佛道文化水平。双凤民歌等已经流行,之后民间舞蹈、高跷、龙灯、滚灯等在乡间流传不衰。牛郎织女降生黄姑(今南郊乡境)的神话传说很早流传,唐宋时建专祠祭祀。元代,漕运开通,刘家港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码头”。“漕运文化”的发展,推动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娄东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元代的桥梁建筑独具风格,至今保存着国内少有的元桥群。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在刘家港启航停泊,沟通太仓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并留下碑文、实物、著作等历史性重要文物。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和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源自太仓一带。明清园林之盛,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太仓建州后学堂、书院盛极一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兴画,使太仓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民间读书成风。现今,太仓的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

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举不胜举的文化名人,仅宋元明清考取进士者多至314人。其间最著称者,文学有文学家王世贞,独主文坛20年;文学家、史学家张溥,领导复社声震朝野,撰有《五人墓碑记》流传后世;大诗人吴伟业,开创娄东诗派,是“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孽、吴伟业)之一;理学家陆世仪,著书立说60余种,被尊为“江南大儒”。经史学家毕沅,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撰修《续资治通鉴》巨著。书画有大画家仇英,被誉为“周肪复起,亦未能过”,为“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之一;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独步清代画坛,成为正统画派;近现代著名寿星画家朱屺瞻,画风老辣,自成一体,为“画坛的一代宗师”;著名山水画家宋文治,师前人技法从中脱化而出,创新开拓中国现代山水画。艺坛有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始创融南腔北腔为一体的昆曲;音乐家张野塘创制的吴中新乐“弦索”,流传江、浙一带,演变为江南丝竹;古琴大师徐上瀛,深究琴学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享有一席之地;电影艺术家朱石麟,编、摄、导电影百余部,成为“香港电影拓荒者”;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探索舞蹈创作实践60余年,被称之为中国新舞蹈奠基者。教育界有教育家陆宝忠,主张改革科举,设立学堂,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家唐文治,实践教育救国40余载,桃李遍天下;成人教育先驱俞庆棠,推行民众教育,指导创办民众教育机构百余家。新闻界有著名记者俞颂华,与瞿秋白等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主编国内和香港、新加坡等多家报刊,有“新闻界的释迦牟尼”之称。科技界有水利专家郏,著有《吴中水利书》,成为治理吴中水利的重要文献;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一生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女王”、“华人之光”、“核物理学首席女物理学家”等;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从事激光冷却捕捉原子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华人的又一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邹世昌、黄胜年、吴建屏、杨胜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科研硕果累累,在各自学科独领风骚。

著名人物

太仓籍著名科学家<按笔画顺序排列>

唐孝威 唐孝炎 黄胜年 邹世昌 杨胜利 吴建屏 朱棣文 吴健雄

突出贡献中青专家

刘金鸿

太仓优秀科技专家

蔡萌萌 谢文晓 曹全南 陈 平 张安巡 任鸿基 向 贵 马以荣

丁育麒

古代人物

李梧江 白登明 陆世仪 吴伟业 徐上瀛 张 溥 魏良辅 王时敏

仇 英 陆子岗 朱 清 郏

近现代人物

陆宝忠 倪 德 洪锡范 俞庆恩 项尧仁 蒋汝坊 俞 锷 李田文

吕品生 周 斌 杨子清 朱屺瞻 宋文治 俞颂华 俞庆棠 钱抵千

钱旭沧 唐文治 朱增元 朱石麟 傅焕光 朱传茗 浦太福 吴晓邦

名优特产

大致有: 中华绒螯蟹、兴隆茄子、太仓芋艿、太仓“三豆”、美术奇葩麦秸(杆)画 、工艺鞋、红木雕刻、太仓香葱、太仓全羊宴、太仓板桥西瓜、太仓糟油、太仓肉松、春凰牌燠鸡、长江四鲜、太仓白蒜、太仓珍蔬紫葛叶等。

名胜古迹

大致有:玉皇阁、南广寺、海天禅寺、州 桥、乐荫园、吴晓邦艺术馆、天妃宫、南 园、憩 园、张溥故居、王锡爵故居、高仁歧油画馆、吴健雄墓园、港区码头、梅花草堂、郑和纪念馆、太仓博物馆等,宋文治艺术馆。

【地理位置】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为82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537平方公里。内陆土地面积为6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66万公倾。

【地形地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水运口岸】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

【气候】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辖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和7个镇,户籍人口45.8万。

太仓为汉族聚居地区,少量少数民族散居。至年末,全市有回、满、蒙古、壮、佤、苗、侗、傣、彝、羌、布依、土家、纳西、赫哲、哈尼等24个少数民族、347人(不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其中以回族和满族居多,主要分布在城厢、沙溪、浏河等镇。【建置沿革】 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地置镇洋县。民国元年(1912),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后隶属江苏省苏州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

【文化与名人】 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人文荟萃,自具特色,积淀厚实,底蕴丰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娄东文化,为今天留下悠久而优秀的文化财富。早在晋代,名士瞿硎等活动于境内传布知识文化。在此前后,境内兴建有多处古刹名塔,反映当时建筑艺术和佛道文化水平。双凤民歌等已经流行,之后民间舞蹈、高跷、龙灯、滚灯等在乡间流传不衰。牛郎织女降生黄姑(今南郊乡境)的神话传说很早流传,唐宋时建专祠祭祀。元代,漕运开通,刘家港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码头”。“漕运文化”的发展,推动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娄东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元代的桥梁建筑独具风格,至今保存着国内少有的元桥群。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在刘家港启航停泊,沟通太仓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并留下碑文、实物、著作等历史性重要文物。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和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源自太仓一带。明清园林之盛,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太仓建州后学堂、书院盛极一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兴画,使太仓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民间读书成风。现今,太仓的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

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举不胜举的文化名人,仅宋元明清考取进士者多至314人。其间最著称者,文学有文学家王世贞,独主文坛20年;文学家、史学家张溥,领导复社声震朝野,撰有《五人墓碑记》流传后世;大诗人吴伟业,开创娄东诗派,是“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孽、吴伟业)之一;理学家陆世仪,著书立说60余种,被尊为“江南大儒”。经史学家毕沅,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撰修《续资治通鉴》巨著。书画有大画家仇英,被誉为“周肪复起,亦未能过”,为“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之一;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独步清代画坛,成为正统画派;近现代著名寿星画家朱屺瞻,画风老辣,自成一体,为“画坛的一代宗师”;著名山水画家宋文治,师前人技法从中脱化而出,创新开拓中国现代山水画。艺坛有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始创融南腔北腔为一体的昆曲;音乐家张野塘创制的吴中新乐“弦索”,流传江、浙一带,演变为江南丝竹;古琴大师徐上瀛,深究琴学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享有一席之地;电影艺术家朱石麟,编、摄、导电影百余部,成为“香港电影拓荒者”;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探索舞蹈创作实践60余年,被称之为中国新舞蹈奠基者。教育界有教育家陆宝忠,主张改革科举,设立学堂,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家唐文治,实践教育救国40余载,桃李遍天下;成人教育先驱俞庆棠,推行民众教育,指导创办民众教育机构百余家。新闻界有著名记者俞颂华,与瞿秋白等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主编国内和香港、新加坡等多家报刊,有“新闻界的释迦牟尼”之称。科技界有水利专家郏,著有《吴中水利书》,成为治理吴中水利的重要文献;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一生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女王”、“华人之光”、“核物理学首席女物理学家”等;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从事激光冷却捕捉原子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华人的又一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邹世昌、黄胜年、吴建屏、杨胜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科研硕果累累,在各自学科独领风骚。

太仓籍著名科学家<按笔画顺序排列>

唐孝威 唐孝炎 黄胜年 邹世昌 杨胜利 吴建屏 朱棣文 吴健雄

突出贡献中青专家

刘金鸿

太仓优秀科技专家

蔡萌萌 谢文晓 曹全南 陈 平 张安巡 任鸿基 向 贵 马以荣

丁育麒

古代人物

李梧江 白登明 陆世仪 吴伟业 徐上瀛 张 溥 魏良辅 王时敏

仇 英 陆子岗 朱 清 郏

近现代人物

陆宝忠 倪 德 洪锡范 俞庆恩 项尧仁 蒋汝坊 俞 锷 李田文

吕品生 周 斌 杨子清 朱屺瞻 宋文治 俞颂华 俞庆棠 钱抵千

钱旭沧 唐文治 朱增元 朱石麟 傅焕光 朱传茗 浦太福 吴晓邦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22.90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38.4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4.44平方公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凡能进入长江口的船舶,无需候潮,可全天出入港口,长江口暗沙整治后,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直达港口。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2002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平均偏高1.4℃,冬、春、秋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接近常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7.0℃,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数出现3天,比常年平均少一倍。年降水量1236.4毫米,比常年偏多15%;冬、夏季雨水正常,春季雨水偏多,秋季雨水偏少。梅雨正常,但梅雨期较短。对太仓有影响的台风有1次。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政府驻地城厢镇。全市辖7个镇、226个行政村、3908个村民小组、56个居民委员会。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 全市年末总人口44.93万人,农业人口26.49万人,非农业人口18.4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94‰,死亡率7.93‰,自然增长率-1.99‰。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心愿卡美术字怎么写

    心愿卡美术字怎么写 制作心愿卡的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张红色的纸片,最好是比较硬一些的,然后找个心形图案作为模板,如果是个立体模型,可以把心形尘悄图案往纸上使劲压一压,压出心

  • 威尼斯画派画家丁托列托的油画《维纳斯与伏尔冈》画风特色如何?

    威尼斯画派画家丁托列托的油画《维纳斯与伏尔冈》的画风特色丁托列托(1518~1594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享乐主义笼罩下的威尼斯,女性裸体画大为流行,丁托列

  • 艺术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艺术教育和文化课教育也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课当中的一些知识可以运用到艺术教育当中,比如我们要交小孩子话一颗大树的四季,那我们就学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和大

  • 同时学习书法和绘画是否有冲突?

    一、同时学习书法和绘画是否有冲突? 我觉得同时学书法和同时绘画并不冲突。 书画书画本身它就是一体的。在很多的话,上面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和签上年月日,甚至要提诗词等等,如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