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文怎么样?
淮安人文胜迹\x0d\x0a\x0d\x0a 淮安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除琴心前面介绍的明祖陵、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外,淮安还有不少人文胜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前去游访。\x0d\x0a ●青莲岗文化遗址●\x0d\x0a 青莲岗文化遗址是在1951年12月由当时治淮文物工作队发现的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定名,后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的公认,从此便载入了史册。\x0d\x0a 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青莲岗文化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就因为它首次在淮安宋集乡青莲岗发现,所以命名为“青莲岗文化”。\x0d\x0a 在青莲岗文化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中,有翻上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砍伐用的石斧,加工谷物用够石举、歹舜等众多的石器工具82年,有关部门又对青莲岗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察,发现拼作层以下2米处有大量黄沙,从沙中伴有大量贝壳、木块看来,7000年以前这里是紧靠大海的沙堤。这一新印发现,对研究我省海岸演变规律,为综合开发利用现有海洋线提供了新的论据。\x0d\x0a 青莲岗文化的分布范围颇广,不仅遍及江淮平原和太湖流域,而且在山东中部、南部,浙江的北部,上海的郊区也都有发现,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左右。青莲岗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收获,它把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同中原黄河流域的诸原始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形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完整体系,为我国原始社会史、古代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现在该遗址上建有“青莲岗文物陈列室”3间,建筑面积90平方米,陈列着出土文物、图片、照片等。\x0d\x0a\x0d\x0a ●东阳城遗址及东阳汉墓群●\x0d\x0a 秦汉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东阳城古墓丛葬就在该遗址东南,面积有三四十万平方米,有数以千计的古墓葬,因为汉代有厚葬习俗,所以地下文物极为丰富。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有着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其中1974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耶鲁撒冷彗星图还早110年。\x0d\x0a\x0d\x0a ●古泗洲城遗址●\x0d\x0a 300多年前,被黄河夺汴入淮洪水淹没的古泗州城,在传说中一直被认为在洪泽湖和淮河水中。然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勘探证明,这座曾经作为汴河漕运中心的繁华古城,并非沉没在洪泽湖,而是仅有十分之一淹没在淮河水中,其绝大部分与盱眙县城第一山隔淮河相望。\x0d\x0a 2004年2月至11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和他的课题小组,采取了地面调查与考古钻探及局部探沟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及沿河村一带打下了1万多个探点。结果表明:古泗州城只有一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在淮河水中,主要是南门及其两边的城墙。据推测,古泗州城的南门方位大约就在淮河当中的小洲滩下。南门是古泗州城五座城门中的一座。而这座曾经辉煌了900多年的古城的绝大部分如今则埋在淮河边旗杆滩和城根滩上宁静的田园下面。\x0d\x0a 据主持此次古泗州城遗址考古勘探工作的贺云翱教授介绍,虽然此次勘探是初步勘探,但基本可以勾勒出古泗州城风貌。古泗州城遗址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新类型。因为中国现存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混杂了从古至今的建筑,包括世界遗产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只有古泗州城“凝固”着325年前的状态,这样的城池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敏表示,古泗州城应该定位为“中国唯一一座灾难性城址”。这正是泗州城魅力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泗州城的发掘将有条件申报“中国十大发现”。\x0d\x0a\x0d\x0a ●管鲍分金亭●\x0d\x0a 管鲍分金亭座落在盱眙县。相传东周时期,管仲、鲍叔牙都是齐国著名良相、政治家,两人自幼相处,情同手足。皆因家境贫寒,从事小本买卖养家糊口。一次,他们来到商贾云集、酒坊密布的古泗州从事酒水贩卖,收入渐丰后便以此为业。但不管赢利多少,二人都到一僻静处平分。有一天,他们在分钱后哀叹如此下去难得大利,难成大事,商谈下一步打算。一名老者飘然而至,教给他们赚大钱的“秘方”:让他们在酒中加水,可得暴利,被他们严词拒绝。可是,那老者还不知趣,仍在那里喋喋不休,二人便愤然离开。刚走几步,突见一条大蛇拦住去路,二人大惊失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那名老者扛锄而至,执锄将蛇断为两截,然后将断蛇拾在手中一敲,竟是两段黄金。老者将黄金送给二人后说:“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不要因生活窘迫而误了前途。”然后,飘然而去。二人自知遇到仙人,感恩不尽。但管鲍认为,“天赐金,焉私分,当遗于民”,旋即分黄金与当地南北两乡村民。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建分金亭。又传后人为纪念此事,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该亭被毁于1959年。\x0d\x0a 在原址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x0d\x0a\x0d\x0a ●文通塔与勺湖公园●\x0d\x0a 文通塔,原名尊圣塔,巍然屹立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之畔、勺湖之滨的“文通塔苑”内,古朴而又庄严,是富有佛教风格的古典建筑。\x0d\x0a 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淮需小记》所载:唐代武则天时,西域碎叶和尚僧伽大士曾来楚州(淮安),景龙二年僧伽大士应召入宫,尊为“圣僧”,称为弟子。唐中宗李显令楚州这僧伽大士(圣僧)建造“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尊胜塔重修,因旁有晋代的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秋又重修,与明初建的城南隅的龙光阁(今已毁)遥遥相对,“以壮文峰”(语见《重修山阳县志》)。\x0d\x0a 文通塔原为木塔,现存砖塔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改建后的模式。七层八角,砖迭出挑而成的腰檐六道。五层以上是穹窿式八角形藻井;底层较高,下部砖壁略向里收进,塔身呈抛物线状。初建时高十三丈三尺(合44.1米)。顶层有一尊慈祥的观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峰上;底部有四尊释伽牟尼塑像头顶华盖,相背而坐,面朝四方,维妙维肖,神采奕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天才和创造才能。现在看到的它的外形为黄身青檐,是经整修粉刷的,在阳光映照下,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塔内如今可登至四层,底层四尊释迦牟尼像,神采奕奕,顶层观音大士坐莲台,维妙维肖。过去因年久失修而已摇动腐朽的楼板及登塔转梯,均已修复。从四层塔楼的东南窗口凭栏远眺,淮安全城景象尽收眼底。\x0d\x0a 解放后,文通塔被列为江苏省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中曾重修过。最近一次的重修是在七十年代末,周围还建起围墙,院门题额曰“文通塔苑”,为我省名书法家武中奇所书。\x0d\x0a 这座塔现在成了勺湖公湖公园的第一景点:湖光塔影。每当红日高照或皓月当空,塔身便倒映于湖中,偶或点缀以白云、蓝天、垂柳、奇葩,其景之幽,令人观之叹绝。\x0d\x0a\x0d\x0a 塔后的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处名,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这里自古即为淮安名胜。据说从隋唐时代起,这里建有著名寺院,来此游历或焚香膜拜者常年不绝。而这建勺湖公园。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代一位伟人童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注),来此观赏的人们,每念及此,游兴陡增。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绿波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淮中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由此向东北眺望,清晰可见远处的两道玲珑别致的洞门,令人的芳径通幽之感。这虽然还比不上浓妆淡抹相宜的杭州西湖那么美,但与江南一般园林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过了两道洞门,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明代进士阮葵生当年讲学的勺湖书院也按明朝时候的建筑风格修复好了,西侧还增建一座春风亭,供探游者休憩。在桥畔举目平视,但见二三游艇划破水底蓝天,其景别有一种情趣。\x0d\x0a\x0d\x0a ●镇淮楼●\x0d\x0a 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因为淮安“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只以到淮安视为安全,无论文武官员,显宦世家,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在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x0d\x0a 清代乾隆年间,因水患不断,人们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十月重建式样,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大。坐北面南,底座为砖砌基台,长28米,宽14米,高8米,略呈梯形,坚实稳重。基台正中为拱形门洞,宛如城门。东西两侧为拾级而上的方砖踏步。基台上是两层砖木结构的高楼,面阔三间,楼高18.5米,楼顶为重檐九脊式,四角翘起的龙头,双目圆睁直视,大口吞云吐雾,似有腾飞之势,令人惊叹不已。\x0d\x0a 新中国成立后,淮安古城拓宽了街道,重修了镇淮楼,并以楼为中心开辟了公园。园中有金桂、玉兰、雪松、龙柏、腊梅和法国女贞等各式花木,还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周恩来总理故乡的樱花。楼上陈列了淮安的历史文物,使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着现代文明的奇光异彩。镇淮楼的如此景物,招来了无数游客,他们到此或访古探胜,或借景咏怀,或摄影留念,或登楼远眺,领略其万种风情。\x0d\x0a\x0d\x0a ●梁红玉祠●\x0d\x0a 梁红玉祠在淮安市新城北辰坊,纪念南宋中帼英雄梁红玉。始建年代不详,几经兴废,1982年重建。\x0d\x0a 梁红玉,生于楚州(即今淮安),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曾在江苏镇江金山击鼓助战抗击金兵,梁红玉“雷鼓抗金兵”,传为千古佳话。后随韩世忠率部进驻淮安,在淮安城北1里多筑新城抗击金兵。后人在此为之塑像建庙。因她排行第七,俗称“七奶奶庙”。\x0d\x0a 经过修复的梁红玉祠为三间,有一庭院。三面围墙,南面是大门,门两面各有一只石鼓。洞内建有一座三尺六寸高的神台,神台上设有神龛,神龛三面板壁,南面一块约见六尺见方的玻璃,内置梁红玉戎装配剑的泥制塑像,有五尺高,神采飘逸,雄姿威严。祠内还立有梁红玉身世简介石碑。\x0d\x0a 1982年淮安人民政府按原貌再度修复,梁红玉塑像更显栩栩如生。\x0d\x0a\x0d\x0a ●刘鹗故居●\x0d\x0a 刘鹗书屋是当年刘鹗生活和著书的处所。位于淮安和平路地藏寺巷内。\x0d\x0a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x0d\x0a 刘鹗以写作《老残游记》而名噪海内,备受赞誉。另外,他对殷墟甲骨文字学的建立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x0d\x0a 刘鹗故居现存大厅、穿堂、堂屋三进,大厅为硬山造,抬梁式,面阔3间11米,进身7檩,7.85米,檐高3.7米,廊宽1.5米,顶上棚梁上有彩绘。故居内现存有3件文物:刘鹗弹的古琴一架;有一张金丝楠木围棋桌子;刘鹗穿的皮袄一件。\x0d\x0a\x0d\x0a ●关天培祠●\x0d\x0a 楚州城内市东街有一座古朴肃穆的祠堂――关忠节公祠,为纪念民族英雄关天培所建。\x0d\x0a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虎门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x0d\x0a 他的亲随孙长庆将其遗骸护送回淮安埋葬,并在县城东街建立祠堂以祀之。关忠节公祠淮安县东街,原为三间大殿、两间厢房,被古色古香的花墙小院护围着。神台上,关天培官服塑像栩栩如生,两旁一对亲随,分别执剑捧书。享殿门上悬有“关忠节公祠”长匾额。殿两旁悬有大书法家周木斋书写的林则徐的楠木挽联。神州大地,几经沧桑,关天培原祠己毁于抗日战争的战火之中。解放初,人民政府又按原貌恢复了关忠节公祠,供宾客凭吊瞻仰,激励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x0d\x0a 民族英雄关天培的墓,建在淮安城东乡南窑九村。墓基为水泥、块石结构的建筑,白色墓碑上题有“关忠节公天培之墓”八个字,墓旁流水潺潺,松柏参天。关忠节公祠墓一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0d\x0a 关天培牺牲的消息传到广州,已被撤职的林则徐悲愤满腔,挥毫写下一幅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如今,林则徐的这副挽联,仍镌刻在淮安关天培家祠的门柱上。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侵略,临危不惧,誓死报国的爱国行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x0d\x0a\x0d\x0a ●清晏园●\x0d\x0a 清晏园,过去叫城南公园,位于淮阴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x0d\x0a 清晏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唯一保护完好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晏园,曾名为淮园、瞻园、留园、城南公园。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又恢复为“清晏园”古名。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x0d\x0a 清晏园内的仿古建筑很多,主要有淮香堂、蕉吟馆、今来雨轩、关帝庙、叶园、荷芳书院以及蔷薇园与曲廊、水榭、船楼和谦豫斋等。其中的荷芳书院最值一提。荷芳书院原是清代河督靳辅所建的清晏园的一部分,清晏园始建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当时手握数大权的河督驻节清江浦:“凿池种树,以为行馆。”后又几经修建,方具园林规模。荷芳书院是清晏园内最具有特色的建筑,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兴建,后屡经变故,清晏园面目全非,“唯存荷芳书院”。荷芳书院在苏皖边区政府时期,辟为新华图书馆,后因纪念“四・八”遇难烈士,又易名为博古图书馆,近年来重新翻修,复名为“荷芳书院”,门侧楹联仍为旧句: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以荷芳书院周围,是当年河督游憩之所,碑亭和碑廊就建在此处。从这些御制的碑文中,可以了解到治水的艰辛和漕运的情况,是一组不可多得的水利史料和历史文物。\x0d\x0a\x0d\x0a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x0d\x0a 黄花塘是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至1945年9月19日所在地。\x0d\x0a 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副军长张云逸先后住过的旧居和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居住过的两幢草房,保留有当年军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时为军部指战员操练场所的黄花塘、饶漱石曾山和军部卫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芦柴塘、陈毅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场所的新塘遗址。1982年,新四军军部旧址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0d\x0a 为纪念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进驻黄花塘60周年,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批准支持下,在军部旧址左前方约100米外,由县政府租用土地150亩,新建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陈列历史图片资料1000余幅,展示革命文物200余件。还建有馆前广场,留有其他景点建设用地,与军部旧址、新四军领导人住房遗址,共同形成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地。2003年4月对外开放。\x0d\x0a\x0d\x0a 淮安的人文胜迹还有很多,诸如甘罗城、嵇安墓、月塔、慈云寺等,在此不再一一细述。
-
在今年的9月7日到21日在罗湖美术馆有时代湾区·多彩罗湖:美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作品形式丰富、风格多样、艺术语言多元,富有想象力和时代特点。时代湾区·多彩罗湖:美术家采风
-
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活动 2006年9月21日,美术馆举办的“水墨:中国的书写艺术”展览所展出的70件中国古今书画艺术家的作品 。 2008年6月3日至9月1日,“制定一个世纪——
-
一、类别及批次划分 1.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分为美术类(总分300分)、音乐类(分声乐和器乐,考生任选其一,总分200分)、播音与主持类(总分400分)、编导制作类(总分200分)、书法类(总分300
-
齐白石穗腊简介: 齐白石1864年的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祖籍是安徽宿州砀山,齐白石的原名叫做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来改名为名璜,字濒生,齐白石先生有很多的别号,比如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