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观点

简述你喜爱的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所体现的意境

时间:2023-01-28 02:46:00 浏览: 109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简述你喜爱的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所体现的意境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绘画作品。

黄公望是元代有名的山水画家,这幅《富春山居图》描绘的风景是浙江的富春江。这幅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是非常有名的,美术系的学生应该都知道吧。

这幅画的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非常富有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它是我最喜欢的古代山水画之一。

二、与柳永有关的美术作品

《池塘秋晚图》

《池塘秋晚图》是宋徽宗拙朴简率风貌的代表作品,被专家定为“国宝”级画作。画卷纯以墨色绘就,没骨、勾勒、点染运用自如,气息清幽疏雅。乾隆在此图中留有似褒实贬的诗跋:起首两句诗似赞扬徽宗画艺高超,构图布局“位置雅相宜”;后两句诗则对徽宗耽于绘事提出尖锐的批评。书画艺术,贵在修身养性。然而,徽宗却沉湎其中,玩物丧志,终致山河破碎,百姓罹难。其深刻教训,足戒后人。

2.《橙黄橘绿图》

《橙黄橘绿图》被专家定为“国宝”级名画。画作以平远法构图,近景橙橘并植,黄橙颗颗醒目,绿橘星星点点;远景陂湖流水,橘林千顷;尽显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之诗意。此作虽为小品而气象颇大,是再现苏轼诗意、实践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学理念的上乘之作。

3.《层岩丛树图》

《层岩丛树图》是五代宋初之际文人山水画的经典之作。画中峰冈层次分明,林木秀润清旷,一派祥和静谧的气氛。此图用笔多“披麻皴”,用墨清丽苍润,山石似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别具一种静寂朦胧之美。该图既有师法董源的印记,亦具画家本人的开拓创新,其被认定为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画,应当之无愧。

三、有滋味,可卧游——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卞哲甫山水瓷画赏析

无论是国画,还是瓷上山水,都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淀,需要我不断去学习、领悟。

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有什么样的画境出来。认识、理解生活可以焕发我的艺术灵感。

“搜尽奇峰打草稿”和“神遇而迹化”密不可分。“搜尽奇峰”,自然有考察山川形迹的要求,但更追求获得自我精神于外界景色的交融合一。

作品个性如同人,自然、真实、踏实,但又有自信。

面对现实中的复杂和困难,文化应引领人们坦荡、从容和光明。我在绘画中找到精神上的向往,把真善美表现出来。

―― 卞哲甫说

有滋味,可卧游

――河北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卞哲甫山水瓷画赏析

文/向往幼儿园

从事陶瓷美术三十余载,定居景德镇十余年的卞哲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会员,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陶瓷艺术名人,职业画家。作品多次获得殊荣,并被媒体广泛报道。2010年,卞哲甫作为景德镇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上表演瓷器绘画。他的创作全面,涉猎甚广,青花、釉里红、釉上彩等等无不擅长。笔者接触更多的,是其写实山水瓷画。

心有山水境自远

南北朝时期的宗炳,老年时将平生所游之地画在房间墙上,置身於画中山水之间,时而抚琴弹奏一曲,兴趣盎然,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卞哲甫老师瓷上山水作品,足以满足当下人们“卧游”之心,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咫尺千里风光。那栩栩如生的景物风貌,大自然内在的生机和变化律动,以及其中的高逸情致,都让人极为神往。细观诸多作品,比如《山居图》、《云山深处》、《云卷千峰色》、《溪山寻幽》等,近看、远观皆有不同,每远每异,可谓“山形步步移”;换个角度看,正面、侧面、背面,也是每看每异,可谓“山形面面看”。这种画面效果,没有充分深入的实地体验,没有充满情感的观察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卞哲甫老师说,不杜撰,不臆造,充分表现客观实在,景物才有生命力。

卞哲甫老师的写实山水同样讲究意境。一勺水、一片石,都表现曲折和空间深度,加上构图、布局、色彩浓淡变化,营造出逶迤的空间,不仅让人身临其境,更能让人在画里游走。由于是在立体的瓷器上创作,使得这种“可游”远比宣纸绘画来得更逼真、更畅快。

卞老师的绘画技法娴熟老到、功力厚实,景物描绘具有“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特色,在写实情境下渗透着浓郁的笔墨趣味。比如,随景象自然变化活用皴法和笔墨,而不是故意求之。比如再现山石纹理、肌理时,往往顺势而发,什么样关系用什么样语言,用多种的综合性的皴法表现,让山石丰富饱满起来,把山石的扭动、生命力表现出来,每块石头的细微处都有不同、有变化,再现石头天然美感。

有人评论说,卞哲甫是隐藏自身并忠实造化之伟力后在画面上再造自然,他的“意”悄然倾注于山水图画之中。或许,这种“任自然,求无我”的表达,正是困守在钢筋水泥组成的都市里的人们,所喜欢卞哲甫的原因之一罢。

平中见奇有滋味

徜徉于山水之间,得天人之乐,已经成为国人文化传统。对于有一定文化修养、一定精神经历的人来说,都可在卞哲甫的瓷上山水中寄情托意、放逸身心。有的作品林木苍郁,烟云卷舒,大有一种滋润远阔的美感;有的作品高山起伏,泉入深渊,给人苍莽秀逸、澹远宏浑之感,有的小品则清雅疏朗、江南烟雨,在平淡中跃出瑰奇的想象,令人回味无穷。

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呈现着经过大自然力量侵蚀、剥离、改造后的生态,也彰显着各自的生机和活力。就象他画的山石,让人明显感受到成千上万年的风化过程,感受到一种质朴、顽强、自在的力量。山水的存在,其实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我们醉情于山水,不就是要看到景物的态度和活力吗?

古人有云:法我相忘,平淡天然。这种淡不是视觉效果上的淡,而是说画面自然天成,不露斧凿痕迹。卞老师作品看不出做作之态和刻意痕迹,而是顺从自然变化法则,景物表现符合自然结构,同时遵从笔墨规则,使得营造的山水能引导观者通过想象进入其间,让心灵随山水婉转而实现“可游”。这种对自然纯真的崇尚描绘,有赖于内心对宇宙人生的彻悟作为依托,有赖于淳朴空明的人格情怀,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到“处处是法,一片化机”。在交谈时卞老师说,自己作品表现的实际上是一种“灵魂记忆”,用中国画特有境界、审美、特定语言,反过来认识理解大自然,让情感想法与现实对接、碰撞,激发出自己的艺术语言,把自己理解中的画面再现出来,让人欣赏到有内涵的东西。

由于“意”不彰显,卞哲甫的写实山水特别值得反复欣赏体味,这也是创作匠心独具所在。他的很多作品,初次看,没什么亮点,只看到真实;再仔细品味,会感觉细节如生,不同的态势、纹理、肌理,以各自应有的样子都如实呈现出来,山石、草木、溪流、烟云皆为自然生发而成。通过长期观看,随着时间、经历的累积,观者能把作品内涵不断挖掘出来,总能发现意外,发现新意韵。

真可谓:平中见奇有滋味,欲辨真意已忘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2021深圳时代湾区多彩罗湖展时间-门票

    在今年的9月7日到21日在罗湖美术馆有时代湾区·多彩罗湖:美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作品形式丰富、风格多样、艺术语言多元,富有想象力和时代特点。时代湾区·多彩罗湖:美术家采风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活动

    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活动 2006年9月21日,美术馆举办的“水墨:中国的书写艺术”展览所展出的70件中国古今书画艺术家的作品 。 2008年6月3日至9月1日,“制定一个世纪——

  • 书法生填报志愿流程?

    一、类别及批次划分 1.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分为美术类(总分300分)、音乐类(分声乐和器乐,考生任选其一,总分200分)、播音与主持类(总分400分)、编导制作类(总分200分)、书法类(总分300

  • 齐白石的画简介

    齐白石穗腊简介: 齐白石1864年的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祖籍是安徽宿州砀山,齐白石的原名叫做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来改名为名璜,字濒生,齐白石先生有很多的别号,比如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