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临港新气象——上海作协组织作家诗人临港采风
“我说的微型钢琴是一只洁白的海鸥,弹奏着滴水湖,却向往大海的演播厅。”这是诗人徐俊国在前往滴水湖采风后写下的诗句。
近日,上海作协组织作家、诗人身临一线,采写“大国工匠”报告文学,为临港的建设者书写下新的传奇,也用诗歌描绘出临港的新气象。
上海作家又多了个“深扎”的重要平台
设立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上海文学界响应中央号召,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广大作家深入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第一线采风体验,创作出一批反映新时代上海发展成就、火热生活、人民情感的优秀作品。其中,与全市有关各方合作建立的创作基地,成为作家“深扎”的重要平台。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看来,今年4月,上海作协临港新片区创作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上海文学在发掘扶持现实题材方面迈出又一个新的步伐,是经常化机制性进行深扎的新的思考和探索——把临港作为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平台,组织作家到新片区近距离采风采访,开展多样化文学活动,以此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写出关于新片区、关于上海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鲜活故事。
据马文运介绍,上海作协将以此为平台和载体,每年组织本土及其他作家组成创作队伍,以挂职、登点、采访、采风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临港新片区的企业社区,挖掘临港人在这片热土上追梦圆梦的故事。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创作,展现临港发展历程。并组织作家开展创作培训,举办文学讲座,送优秀文学作品进社区、厂区和园区,扶持当地作家的创作,通过各种的文学活动和服务丰富临港的丰富生活,增强临港的文化氛围。
25篇报告文学、10首诗歌正在火热创作中
作为上海作协临港新片区创作基地揭牌后的首次创作活动,7月14日,临港新片区“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工作会议在临港新片区召开。上海作协组织作家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采写“大国工匠”报告文学,以此迎接新片区设立两周年。25位作家代表和临港新片区的25位“大国工匠”代表首次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交流,随后,他们还将深入每位采写对象的工作和生活现场,做进一步采访。
《收获》杂志编辑吴越也是此次“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的一员。15年前,还是见习记者的她,曾写过《临港新城轮廓初现》的新闻报道,在“长途跋涉”抵达临港时,一时间心情沸腾、热泪盈眶。这一次再到临港,吴越说,自己深切地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临港新城已从梦想的蓝图变成了璀璨的现实。她表示,将和其他作家一起,用好手中的笔,为临港创业者和“大国工匠”立传,认真写下他们奉献、奋斗的故事。
“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活动启动的同时,7月27日,另一场由10位诗人组成的采风团也已出发奔赴滴水湖,进行诗歌采风和创作活动。作为本次诗歌创作项目的负责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杨绣丽告诉记者,诗歌采风活动由张烨、缪克构、徐俊国、西厍等人组成,分别以宜业宜居、文旅活力、产城融合、人文生活等10个关键词,展开主题创作。“我们希望以文学形式来反映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水平的高度、推进产城融合的速度,以及聚焦城市品质的温度。”
据悉,本次“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行动,目前已完成的部分作品正在相关媒体陆续发表,预计9月底交付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式结集出版。8月底,临港还将举办一场特殊的诗歌朗诵会,正式发表并朗诵本次采风创作的10首诗歌,以及“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中的精选片段。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