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灵的碰撞,艺德的引领”
——记中国文联赴哈尔滨、贵阳、昆明开展“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
11月19日至20日,中国文联2020年度“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分为两路分别奔赴黑龙江哈尔滨和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进行宣讲。当地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被宣讲团艺术家亲切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对艺术的执着深深吸引。大家认为,这是心灵的真诚碰撞,艺术家的真情和对德艺双馨精神的追求,引发了同行的共鸣,也极具启发价值。
11月19日,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城市当代舞蹈团团长滕爱民,湖南长沙美伦湘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邬建美在哈尔滨友谊宫开展巡回宣讲,与当地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从艺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
宣讲会上,滕爱民回忆,一次在与一个国外艺术团交流时,一名外国演员先是给包括滕爱民在内的演员们讲解解剖学在舞蹈中的运用,之后又开始讲太极的基本动作和理念,并作示范。“当时我虽然不会打太极,可我总觉得一个外国人来教我有些不是滋味,就觉得这个劲儿得较,必须较。事情过后,我就请杨氏太极传人丁水德老师给我们的所有学员上太极课,一个礼拜上两节。经过深入学习,我理解、领会了不少东西,除了太极,我还深入学习了书法、武术、道家哲学、传统戏曲等。我发现现在流行的‘比心’动作,其实在戏曲当中早就有了,花旦演员在表示赞同、满意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动作。我常常在想,传统文化之于文艺创作的关系就是根之于枝叶的关系,只有深研其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培养兴趣。兴趣能让你端正动机、生发激情、恒定志向。 ”宣讲会上,邬建美给在场的文艺工作者分享了自己绣“百子图”被面的故事。小时候的邬建美常常趁母亲做家务的空当,偷偷在母亲的绣活上绣几针。被母亲发现后,不仅没有受到责备,反而被夸赞“手性”不错。20世纪70年代,镇上设了湘绣站,妇女们经常从站里接一点被面、枕套等刺绣活。有一次,母亲派小邬建美去湘绣站送一幅被面,得了五元四角钱劳务费。再接活儿时,小邬建美就想接难度再大点儿的,就说服老师傅将难度最大的“百子图”被面的绣制任务派给了她。母亲吓坏了,因为稍有不慎,不仅工钱没有,还要倒赔被面材料费近100元。那时候, 100元钱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大数字。母亲急得吃不下饭,小邬建美不肯服输,向母亲、姐姐和邻近的老绣工学习,甚至会绣花的妇女从家门口路过,小邬建美也会抓着机会现场求教。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产品送到绣站里验收,小邬建美竟然拿回了70多元工钱,全家人都舒了一口气。“就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可能,这件看似偶然的事,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刺绣的兴趣,成为了我迈入艺术门槛的一个阶梯。从此,我一路风雨,一路无悔。 ”邬建美感叹道。
范迪安以多位现当代画家的创作为例,深刻阐释了文艺创作与“人”和“时代”的重要关系。 “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 ,董希文先生画的就是当下题材,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用开国大典体现一个新的东方大国崛起的气象。这些就说明了,他不是一般地去寻找一个题材,而是要在主题和题材之上,思考艺术的表达方式;学生时代的徐悲鸿在卢浮宫看到19世纪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的作品,明白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法国的光荣,就是因为它们记载了法国的大历史。所以他回国后,从时代出发,利用《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创作了中国油画历史上最早的大幅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关切和民族奋进的理想” 。
一位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在宣讲会期间记下了满满五页纸的听课笔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三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经历让人时而感叹、时而深思、时而精神振奋,“我觉得这样的宣讲活动特别有意义,结合着三位老师的艺术生涯,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理解得更加立体、更加透彻、更加完整、更加丰富,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对个人价值和使命担当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我愿和各位同仁,愿与我们的祖国一起努力、前行。”
在结束了哈尔滨的宣讲后,宣讲团成员按原计划要于当天下午转乘飞机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由于当天哈尔滨遭遇暴雪,飞机停飞。一想到在呼和浩特已经安排好的宣讲活动,有许多当地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已经从内蒙古各地陆续赶往呼和浩特,宣讲团成员们就心急如焚,先后采取了转机、火车的方式,可是最后行程都因暴雪被取消。在哈尔滨等候了两天后,无奈取消了呼和浩特的宣讲活动。
11月19日至20日,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黄豆豆,中国曲协副主席、评弹艺术家盛小云,李伯男导演工作室(北京)艺术总监、话剧导演李伯男来到贵阳和昆明,与当地艺术家畅谈他们在从艺过程中那些令他们难忘又深有启发的故事。
黄豆豆一开篇就向大家提出,什么是舞蹈最重要的特性?他认为舞蹈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舞蹈是一门合作的艺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者,首先要做到尊重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只有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到最好,才有可能让一个作品在观众心里留下几秒钟的印象。他回忆起他第一次在春晚表演的节目《醉鼓》的排练过程。原本这只是他一人在一张八仙桌上抱着一个小腰鼓的舞蹈。应春晚编导的要求,八仙桌改成了由30多个大汉抬起的一面大鼓。经过20多天的磨合,黄豆豆才开始能在大鼓上站稳起舞。“大家抛开一切杂念,才能把最好的作品在春晚献给广大的老百姓。 ”他感慨地说,“那30多个大哥,也许有的还在舞蹈行业,有的已经离开。可是没有抬鼓的人,哪有在鼓上跳舞的我呢? ”
李伯男在总结自己15年的导演生涯时,引用一句电影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是小剧场话剧创作阶段,“见天地”是创作了一系列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美的作品,“见众生”是主旋律戏剧作品创作阶段,“主旋律话剧作品同样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主旋律作品就是要展现人的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灵魂的烈度和情感的浓度。这样,一定能够传递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情感和认知。 ”李伯男说:“创作主旋律作品时,最忌讳的就是概念化、口号化。我们要把人真正的精神困惑,把人的困顿,把人的希冀,把人对生活真正的向往,把人情、把人性,把在社会历史和时代剧变当中人的精神细节,通过艺术化、戏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今年他排演了两部抗疫题材话剧: 《因为有你》和《人民至上》 。他在阐释自己的美学追求时提出:整饬流动、悲喜无常、刚柔并济、兼工带写。
盛小云谈了自己对守正创新的理解:“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两者相互储存,有矛盾但不是彼此对立的。艺术创新首先要彰显艺术自身的固有特色,按艺术自身的规律发展。没有了艺术自身固有特色,创新将消解并异化自己。 ”她以几年前改编曹禺先生的《雷雨》过程来说明。经过八易其稿的苏州评弹《雷雨》剧本,仍被投资人批评为话剧加说表。这让盛小云深刻地反思:也许在话剧舞台上一句台词的事,放到评弹里,要用上几句唱词才好。因为《雷雨》里的台词是有潜台词的,而这正是苏州评弹的长处。这让盛小云决定要打破《雷雨》话剧台本的框框,甚至增加了一场原著中没有的戏,以丰富蘩漪的表现。她说:“创新是非常艰辛的事,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不畏艰难的精神、永不言败的韧劲,还需要锲而不舍的坚守。 ”创新的回报是丰厚的,中篇评弹《雷雨》大获成功,甚至走进各大院校时,都能牢牢抓住年轻学子的心,两个多小时的说唱中,一部业已为人熟知的剧目,基本没有观众离场。
贵阳市云岩区作协副主席石刚聆听宣讲后收获很大,深深认识到艺术之路一是要坚持不懈,要有自己的信仰,要耐得住寂寞,文学艺术创作就是一条长期坚持才能走通的路;二是要走到群众中去,听听老百姓的声音,感受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心才是最好的“舞台” ;三是要与时代同频,任何作品离开时代大背景都是空谈;四是要有责任有担当,要创作出鼓舞人影响人的精品力作。云南省舞协副主席、红河州歌舞团原团长王佳敏说:“我已经退休了,但是创作永远在路上。三位艺术家所讲的很多东西也撞击了我们的心灵,他们的艺德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对我们也是一种引领。我们地处边疆,有很多接地气、热气腾腾的题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