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
“哥哥弟弟清早起,先把脸儿洗一洗。刷牙漱口再梳头,头面清洁心欢喜。”“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一起走。”这些曾经流传在民间、朗朗上口的传统儿童歌谣,大多已不再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口耳相传,而只存在于民间文学的历史资料里。
不过,那些有趣的、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儿童歌谣,连同神话、传说等多种民间文学体裁的文本,将在不久之后被再次“激活”,进入到面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读本中——记者日前了解到,由中国民协组织编选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普及读本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纂之中,普及读本依托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涵盖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说唱、小戏等多种民间文学体裁的文本,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读者进行精选精编。
为了更加高效地推进编纂工作、优化文本编选结构,6月18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普及读本编选样本专家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来自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与中国民协相关负责人、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就普及读本编选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要注意的问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文联出版社董事长、总经理尹兴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主持。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都是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对于我个人来说,可能感受更加真切。”仔细翻阅过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普及读本的样本,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王文丽想起了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儿时记忆:她成长在一个小镇上,父亲非常热爱文艺,经常把说书先生、二人转演员请到家里。“我坐在炕头上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左邻右舍也都会来我们家看二人转表演。”王文丽说到,那时候,民间文学就像空气一样在身边“滋养着我们”。
然而在今天,传统民间文学却并不是那么“唾手可得”了,对于这一点,身为教师的王文丽特别有感触:“很多老师都想让孩子们读一读有趣的童谣、传说故事,可是老师们并不知道去哪里找这样的文本,可提供给老师们进行教学的民间文学资源太少了。”王文丽的亲身体会让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深有同感:“在大学教书也是如此,一些老师在讲到神话的内容时,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外,他们也找不到更多的神话故事文本了。”李向振表示,这就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普及读本的编纂工作显得特别有意义,因为它能帮助老师和孩子们进行民间文学方面的拓展性阅读,让孩子们从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中汲取营养。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普及读本是以民间文学作品为重心的,我们始终坚信,民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可以让孩子们在对民间文学的阅读中更加健康地成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出版学术总监王素珍是普及读本的编选小组成员,说起普及读本具体内容的设置,她介绍,编选工作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目前正在编纂的面向小学生读者的第一辑《中国民间文学读本》(1-6年级)中,每个年级一册,每册4至8个单元,各个单元都包括选文、注释、插图、知识小贴士等内容。每个单元由4篇文章组成,每一篇至少由一个完整的民间文学作品构成,有的则由多个具有相关性的作品选篇组合而成。单元后设有“日积跬步”“理解拓展”等延展性栏目。“我们希望这套普及读本能够做到文质兼美,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王素珍说。
“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审美情趣,也要注重选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学部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何郁认为,在编选普及读本的过程中,应该适当淡化读本的教化性功能,注重民间文化本身的“滋养特性”,“就像水流到田地里,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地下,这是一种慢慢滋养的过程”。在普及读本的选文方面,要着重考虑到“不给学生增加负担”,选择易于孩子们理解和消化的文本,“重读轻导,以民间文学本身的力量来让孩子们汲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据介绍,《中国民间文学读本》(1-6年级)初稿已于今年3月提交专家审议,目前正在反复调整、修改和打磨,争取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出版。
-
匿名2023-08-30 14:26:01很实用。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