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珍宝地 深藏四颗“心”: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解码新湘博故事 ...
“它跌宕起伏的身世,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年的兴衰……它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其本身!”2018年1月,北京央视演播厅,随着92岁的蓝天野洪声贯耳,皿方罍正式入选《国家宝藏》九大国宝特展。这一幕让亿万观众深感震撼,既被老艺术家的情怀感染,也为国宝的厚重动容,更对湘博的宏大充满敬仰。
随后,蓝天野和湘博馆长段晓明携手启动特展,他们和皿方罍一起,刻下这动人而难忘的一瞬。
自从新湘博盛大重开以来,段晓明和他身后的湘博人,不断奉献着一个又一个难忘瞬间,在往后的岁月里,这样的动人时刻仍将不断上演。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
初心迎客
8月酷暑,中午的室外温度超过38度,湖南省博物馆外的长队仍在绵延。这样的景象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几乎成为另一道新湘博的风景。
230万人次,截至2018年7月底,新湘博累计接待人数令人惊讶,这个数字是往年老馆接待人数的两倍还要多,人最多时,湘博每天要接待2.2万人次,而且在酷暑季节,日均观众仍超过万人次。湘博成为“爆款”,大出许多人的意料。
包括段晓明在内的很多湘博人也被这样的观众规模感到惊讶,但对他们来说,除了感叹观众的热情和湘博的强大吸引力,更多的是思考如何保证秩序和服务质量。
新湘博开放后,随着看馆观众人数大大超过预期,湘博开始不断加大馆内服务的投入,增加一线服务团队人数,增设充电桩、休息长椅、童车、轮椅、雨伞等,其中休息长椅就增设130多张。
数据显示,开馆以来,湘博提供行李寄存服务30万余次,现场问询及指引量160万余次,提供医护救助300余次,处置开放紧急事件及观众投诉200余起……在1万3千多条观众留言中,观众调查数据显示,观众满意度为91.53%。
这些数据,写着人们的舒心看馆体验,也写着服务团队的汗水和努力,更写着新湘博的办馆初心。
开馆之初,湘博就公告每天限制入馆人数为工作日1万人次、节假日1.5万人次,而最后,这项规定不断被打破,最多时,湘博一天进馆人数达到2.2万人次。
“限制人数是根据安全、观展体验各方面考量科学计算,但大家的热情不容忽视,辛苦排队也着实不易,我们酌情放开了这个限制。”段晓明看来,以人为本,才是立馆的根本,打造“共有共建共享我们的博物馆”,才是湘博的追求和初心。他感叹,服务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搭遮阳棚、通过预约和分流减少排队等等,更多人性化举措正在酝酿。
匠心铸馆
在2017年11月正式开放之前,湖南省博物馆闭馆长达五年之久,期待和质疑并存,当时的湘博人忐忑不已。
事实证明,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馆建设和展陈,已经毋庸置疑地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五年内都难以被超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
感谢湘博给予我们华夏与湖湘人民自豪感。时隔五年,感动依旧。”
从广州过来,特地看翻新扩建的湘博,更加的壮观。了解了湖南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了视野,是我所看到过所有博物馆中做的最好的博物馆!”
……
观众的留言,无不折射着新湘博的拳拳匠心。
新湘博的两大基本陈列之一“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集全省文博之力,打造了第一个反映湖南区域文明发展进程的通史性基本陈列,无愧“湖湘一万年,珍藏在此间”的评价。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对原有陈列进行全面改装升级,等比例复原马王堆汉墓墓坑,再造文博奇观。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看展后评价:“展出文物数量倍增、陈列内容丰富、展示方式多样,贴近实际、贴近历史、贴近观众,是新馆建设和陈列展览的成功范本。
真正的匠心总是推陈出新、不断超越。
新馆开放不到一个月,汇集30家文博机构240件/套文物精品的大型原创特展“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亮相引起轰动。段晓明透露,湘博还将推出专题展以飨观众,“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等正在紧张筹备之中。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之路,贯穿新湘博的工程建设、开放运营始终。从线上“两微一端”平台,到线下智能问询系统,内容不断完善,体系逐渐成熟。
新湘博的创新不曾止步,2018年3月28日,段晓明在《湖南省博物馆与梦洁家纺文创产品授权合作协议》上落笔,新湘博创新文创发展、致力“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蓝图也在他胸中展开。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