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新青年艺术家及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换代司空见惯,早些年被称为青年艺术家的70后一代如今已活跃在艺术市场的第一线。在其之后,80后90后艺术家也如雨后春笋冒出。经过艺术市场的多次变迁,我们知道即使再大的浪潮也终将过去,能历经起伏留存下来的年轻人,才可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更加成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那些值得关注的中国新青年艺术家及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趋向吧!
时代背景塑造一代艺术家
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蕴育出的艺术家也是不同的。在一次次的美术革命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中,一代代艺术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中国美术的领军人物,他们都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带来了各个阶段的新的生命力。
70后艺术家的创作不像50、60后艺术家一样一辈子用一个符号或坚持一种脉络创作,他们更多的是可变,喜欢怀疑创作,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关注点,喜欢鲜活的事物,摆脱现代派艺术的语言线性脉络和私密话语。70后艺术家大多曾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很多人还有在欧美留学或工作经历,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的艺术语言。他们更关注自己的青春私体验和微观叙事来折射现实境遇,对崇高直接的政治、宏观叙事现象关注相对较少。目前70后第一梯队中成功艺术家其市场轨迹基本可以概括为,有专业画廊的推动,同时国际方面运作得也不错,经常在国际上亮相,造成市场面很活跃。
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造就了一个新的时代,而生于这个时代并且见证和生活在这个时代变化中的人群,就是80后与90后的一代人。
如今,80后的三十而立和90后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使之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逐渐站稳脚跟。在当代的中国艺术舞台中,80后90后年轻艺术家展现出了他们蓬勃且年轻的艺术生命力以及前卫并且具有时代性的艺术理念。青年艺术家的思索和表现的主题反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对社会和环境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从社交到购物都逐渐网络化,这些变化都深刻而无微不至的影响到青年一辈艺术家的生活。他们也试图在作品中通过找寻更当代的方法和技巧来传承和发扬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
21世纪以来,世界艺术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艺术创作既强调了融通和统一,又强调了差异和多元。其中,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越来越呈现其活力,他们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全球艺术市场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促进下,艺术资源的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艺术市场交易也更趋频繁,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更处于长期增长的良好周期。在此新背景之下,发现新价值、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即成为艺术市场近期的拓展目标,而青年艺术家全面登堂入室已经成为市场中的潮流。青年艺术家,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现状,也代表着艺术发展的未来。
中国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都在表述什么
从艺术家群体来看,中国在地艺术家和海归艺术家是80后、90后“艺术青年热”最主要的两拨力量。中国80后90后青年艺术家将是中国21世纪新美术的核心力量,除了各大美术院校所培养的学院派青年艺术家外,依然有大量“制度外”艺术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以及各类艺术活动中去。在未来的10年、20年里,他们的声音将越来越响亮,未来的艺术话语权,也将掌握在这群艺术家群体的佼佼者手中。同时,近些年来,大量的海外艺术学子的学成归国,为当代的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力量。他们不仅将国外先进的艺术理念和技术带回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带回的是先进的艺术运营方式,以及更加宽泛的艺术视角和更为系统的当代艺术思维模式。这与国内的青年艺术互相扶持,融合推动。社会资本与社会行业的融入跨界,使得艺术理念与形式更加具有包容性、互助性和互动性,而艺术家与艺术品也将以更多样化的面貌出现在新的时代。
自古以来,传统的纯艺术和应用美术都在一直融合和变通,而作为新时代的纯艺术家与新时代的应用美术家,都将会用一个词“Artist”去概括。特别是在当代艺术中,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不仅只是传统概念中的国、油、版、雕,很大一部分作品则利用了应用美术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去创作;而在应用美术领域,不仅有大量的传统艺术形式和语言出现,艺术理念的注入,也使其更具有艺术灵性和艺术表达性,从而使得应用美术作品本身也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现今到未来,无论是应用美术还是纯艺术,定义一个好作品的标准在改变,而80后90后的青年艺术家,具备了这种融合的能力和理解力,他们的艺术创作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应用美术都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状态和精神面貌。并且,也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去推动社会艺术的发展。
例如1984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的陆杨,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学位。她作为新媒体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和生物艺术领域中备受瞩目,她善于利用多种媒介, 包括影像、装置、动画、摄影和游戏等,探索生命的本质及其生命的存在。作品利用融合科学、宗教、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游戏、流行文化和音乐等多种领域,呈现她独有的幻想,信仰以及宇宙观。同时,在其美学体系中特有的生物与特定元素,也隐喻了人自身短暂脆弱无常的存在。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锋艺术留给当代艺术的遗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念艺术,这使得艺术中被注入极强的理性主义成分,在90年代新的先锋艺术家看来,人和人文主义因此被挤压到边缘,因此转而强调极端的感觉和体验。这种艺术理念的对峙在依托于新媒介和新技术发展起来的艺术中尤其明显。如何在外在于人的设备与人的内在之间建立联系,并构筑有机系统,成为许多新媒体艺术家讨论的重要主题,也正是在该主题的指引下,互动、参与和分享成为艺术家热衷的新方式。
如今的新青年艺术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情境和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在这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科技对艺术的介入以及对艺术公共性的提倡,使得艺术更趋于全球化、多元化,也更趋向于大众化、生活化。很多青年艺术家对于如何运用互联网的工具不再陌生,从微博到时下名目繁杂的APP再到依托互联网的创作形态,这几年来我们看到了很多进行跨界创作的青年艺术家,甚至有很多艺术家会使用现在最新潮的VR技术,或者说用动画技术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假想世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平面绘画进行重新的审视,包括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行画面中,使观众可以用互动的方式参与到作品中。这些作为纯粹的艺术品,针对某个事物进行重新的审视,并且将观众从以往被动性的欣赏方式引导到主动性参与的方式进行感受,观众也变得更加想要参与到艺术当中。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作品的过程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强化。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