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讯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

时间:2025-04-08 02:55:03 浏览: 126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

(1)上片的结句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答用典也可以。“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石中火”见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梦中身”语出《庄子·齐物论》)(意对即可)

(2)这首词的确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功成身退,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意对即可)

二、行香子 七夕。这个词牌名有多少首词出名的。

《行香子·七夕》李清照宋词赏析

【作品介绍】

《行香子·草际鸣蛩》的作者是李清照,也题作《行香子·七夕》,被选入《全宋词》。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宋词名句“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就是出自《行香子·草际鸣蛩》这首词。

【原文】

行香子·七夕

作者: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释】

①蛩:蟋蟀。

②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牧《七夕》诗。

③“纵浮槎”三句: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此三句系对张华上述记载的隐括,借喻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

④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⑤牵牛织女:二星宿名。《文选·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⑥甚霎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三、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原文及翻译赏析

行香子·树绕村庄原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树绕村庄翻译及注释 翻译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著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 1陂(bēi)塘:池塘。2徜(chang)徉(ya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3飙(yang):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行香子·树绕村庄鉴赏二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 五代 、 北宋 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敏桥槐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消竖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2] 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桥友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行香子·树绕村庄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行香子·树绕村庄鉴赏 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著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词的下片(下阙)「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著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这几句颇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写词人突然萌发了酒意,赏春也须酒佐兴,然后乘着一时的兴致,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词的歇拍「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诗词作品: 行香子·树绕村庄 诗词作者:【 宋代 】 秦观 诗词归类: 【宋词三百首】、【春天】、【乡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