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是继续传统,还是开拓创新?

时间:2022-05-30 19:24:03 浏览: 166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继承传统,而且要停止开拓创新。我们先看看现在的书法究竟是怎样的样貌,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人对现在的书法是“摇头晃脑”表示不满,其一,书法艺术成了一夜暴富的商品工具了,经常有报道说“某某书法家或明星写一个字就值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是用黄金粉墨写出来的字吗?

其二,现在书坛中出现了太多奇形怪状的书写工具与创作方式,我们所说的“一个正常人穿着奇装异服上街又手舞足蹈”,老祖宗传承下来轻巧灵活的笔墨纸砚不用,偏要去用那些“打狗棒”一样粗糙笨拙的工具来书写,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拿个工具都气喘吁吁了,还会有精力心神安定的创作吗?”

其三,传统的书法理论严重脱节了,一味的去追求迎合不懂书法的人的审美,导致很多艺术体的丑书层出不穷,还冠冕堂皇的说这是时代的开拓创新,甚至有些人还否定了古代一些书法大家的书法造诣,比如就有人认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功底是被后人神化了,试问一下,如此不谦卑的学习态度,这是书法界的悲哀,

综上所述,现在的书法乱象丛生,若要让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在摒除乱象风气的前提下,必须回归继承传统,用传统的书写工具,任何一个书家全心全意临摹学习古代那些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所开创出来的“新书体”,

谦卑的以古人为师,不要搞什么又继承传统文化,又开拓创新,基础不牢固,所谓的“创新”就是毫无章法的天马行空,人的精力又有限,一手继承传统,一手开拓创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何况现在书法的传统文化底蕴都丢失了,所谓“术有专攻”,书法者更要有“归零心态”,古人用事实经验证明书法的“笔墨精髓”就值得研究一生,当下书法还是先把传统的文化底蕴找回来吧,至于开拓创新的事情就别去想了。

书法的未来需要继承传统以后再创新!

现在书法难,难在没有人能确切地懂得书法!书法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去书写?大家都再谈晋韵,什么是晋韵?书法人也说唐法?唐法还可以解释。而宋意呢?什么是宋意?宋意的是与非呢?谁分析过?能不能分析?

到的都是美誉之词,晋韵妙!唐法也好!宋意也佳!晋韵确实妙,唐法也真的好,但是宋意佳吗?个人不那么认为!宋意在当时还算佳吧,可是,时至今日还在被提倡就不是佳了,是乱了!乱了什么?乱了基本功,乱了基本的笔法!都再提倡写自己的书法,只有这自己的书法才是书法!对吗?也对!也不对!对呢!这个说法是书法发展的大势!所以它对。不对呢?不对在,忽略了基本功的发展,创新还是书法吗?

那么,什么是基本功呢?我认为是笔法,提按,八面出锋,笔力都是笔法的范畴。其实宋时的书法尚可,说尚可是因为还有提按,说到笔力与八面出锋就可怜了,唯一了称著的是米芾。苏老夫子的一句随意,让千古的书法都随意了,没有标准了,只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就是书法家了,而且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没有标准,直至近代,把儿童的笔划都搬出来,个人不是反对书法的稚拙,我是反对没有书法功底的稚拙,我反对一切没有书法功底的书法,没有书法功底的书法绝对是经不住推敲的书法,尤其是提按与笔力!

这个问题也简单,只要你把现代的书法与魏晋的书法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来差异来!或许短时间真的有太多人看不出来,没关系,你经常看,经常练,等到你能看出来了,你再看你自己的书法,你再看你自己的眼光,一定是完成了一步巨大跨越!

书法必须发展,创新!只是这个发展与创新一定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迷茫式的创新了,再继续下去,恐怕书法的意义都没有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