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书体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
谢邀。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好,我以前在好多答题中强调,做为书法人或书法爱好者,不要纠缠在这个技法那个技法,这个执笔那个执笔上面去,总在这个上面苦思冥想、沤心沥血,一辈子写不出有品位的字来。一定要多学书法理论知识,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你才能在书法之路上走的更高更远。今天这个题目就迎合了书法人一定要学习书学知识的需要,所以我很乐意回答。
中国的文字从产生始,一直到秦朝的小篆止历经上千年,但无论怎么演变,都没有破茧成娥,始终是个蛹,这个蛹就是形象字。形象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点划繁多,辩识艰难,书写速度慢。
而隶书的启萌、演变、以致横空出世的原因,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
当然,它有一个隶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是摆脱了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缚,走向线条的时空运动的抽象表现,具体到隶书结体的特征就是撇、捺的左右伸展,增加了文字笔划美表现的空间;二是由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由连绵纷繁的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由于笔划删繁就简,打破了形象字的结构,文字的形象指意也就变成了以符号会意为主。
由此,具有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隶书,便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继大小篆之后更先进的一种书体。从而奠定了它在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隶书的出现,不仅是古代文字的一大变革,还是汉字演变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它笔划结构的符号化,字意也从识意变为会意为主,为以后今文字的楷、行、草的产生形成,奠定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坚实的基础。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隶书在书法历史还是比较重要的。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它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隶书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它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因为它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