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米芾写字为何歪歪扭扭的?

时间:2022-05-31 06:02:59 浏览: 202 作者:笔墨纸砚网

这就是米芾的高明之处!

米芾的字变化万千,鬼神莫测!在一篇作品里,你很难找出两个平行的竖,每一个点与横他都会想着变化!

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几十个之字,可是你看不到有任何两个相同的之字,这就是书法的妙处,变化!

变化是书法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笔划,还是结体,以至于章法,墨法都需要变化。

单一,简单就是不合书法之道!书法到了宋,这种意识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把书法的基本功都忽略了,可见,变化之于书法是何等的重要!

米芾的成功,和所谓歪歪扭扭,正统说法叫欹侧跌宕的字体一样,都是出奇制胜取得成功的。

米芾之前,书法家都是以二王为宗,王羲之书法虽然也有欹侧相宜的字体,但总体来说,还是以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中和美为特点。

到了唐代书法,以李邕李北海为代表,取法二王笔法,然后进一步提高和突出了欹侧斜势的运用。史上评价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只有到了宋代米芾,在熟练的掌握王羲之笔法才有集古字,之后脱胎换骨为之大变,通过刷字,鼓斜与狂逸的大开大合,将欹侧纵横恣意开阖的笔法推向了极致。

其笔法主张“字之八面取锋,则势全备”,中锋运力,侧锋取妍,笔锋应“势”而发,其“刷”式的爽捷运笔,充分体现了古法用笔的力度与宋尚意书风。尤其是以此法作大字,很好地解决了二王书扎写大字笔画易单,薄,柔的难题。

客观说米芾的字体并非一味地歪歪扭扭,而是结构的变化与线条的变化巧妙融合,结体与点画的错位都给人一种简洁、恣肆而又快意的直爽感觉。

歪斜另一个原因是米字结体的变并没有形成死板的程格式化,

因为任何变化一旦经形成固定模式。就会流入俗态,习气的套路。米芾的字的是一定范围随性取势 变化多端。

如本文列出图片,米芾书法放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