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有人说篆隶产生在正楷体的前面,学习书法宜从篆隶书入手,你怎么看呢?

时间:2022-05-31 08:02:31 浏览: 137 作者:笔墨纸砚网

学书宜从楷书开始练习,不要剑走偏锋,从篆隶行草开始。因为从篆隶入手,笔法太过简单,要么达不到锤炼笔法的目的,要么失于工艺性;从行草入手,没有扎实的楷书基础,易失于浮滑草率,成不了大气。所以从楷书入手比较合适,楷书是世人公认的法度最为森严的书体,也是流传时间最长、发展最为成熟的书体,并且在现阶段和长远的未来仍具有实用性和生命力。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其始于东汉,盛于唐代,并一直流传后世。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 稷(此四人被誉为初唐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此三人与欧阳询一起被并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等。

楷书又怎么学习呢?很多人都会收到这样的建议:学唐楷,尤重选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这三家法帖,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体态。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楷书(欧体)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中锋用力,骨力险峻。用笔干净,表现出士大夫极高的品德规范和庙堂崇高感,被视为唐楷极则,世称“唐人楷书第一”,并被誉为“楷圣”,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等。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其楷书(颜体)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其楷书(柳体)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以上三家的字体都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字帖都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临书习字的法帖。具体如何选择,还要看习字者个人的喜好,并可多多听取老师和专家的建议。

通过现象看本质,无论学习那种书法都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其一,篆书隶书在楷书之前,先学习隶书篆书的出发点就是,应该从原始的,入门基础来学习,从其最根源的地方学习,这本身没有错,毕竟学书法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都是慢慢从刚开始的不会到后来会的过程,打好基础,学好书法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隶书篆书在楷书之前?就一定要学习篆书隶书吗?非也!学习书法也是一个师傅带进门,修行看个人的过程,学习那种还得看个人兴趣爱好,还得看你是否能接受这种笔法。楷书已经是篆书的进化字体,走出了篆书的原始模样,学习楷书未尝不是一种站在优秀的人肩膀上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半路出家,楷书笔画比篆书笔画更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入笔,行笔,收笔更加直观化,所以学习楷书也是可以的。

综上,不管那种字体,只要肯下功夫,你都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