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古代成为书法大家的皇帝有哪几位?水平以谁为最高?

时间:2022-06-01 10:07:44 浏览: 18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史上经常谈及的有汉章帝、唐太宗、宋徽宗及梁武帝的书评。我看淳化阁帖中入选的晋代皇帝大部分都写得不错。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了很多文治武功的皇帝,比如汉武帝,也有昏庸无能的皇帝,如同治帝。有的皇帝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如唐太宗,也有的醉心于声色犬马之中。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那个时代的最高知识分子。作为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象征,写得一手好书法就是最大的标志,很多皇帝也留下了非常精美的书法,如隋文帝杨坚,他的书法用笔灵动,格调高古,给人超凡脱俗的气质,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写下了千古名篇《温泉铭》,还有宋朝的赵佶,创作了“瘦金体”,还有康熙,雍正等等……他们的书法也都是上乘的佳作,看得出他们在书法上都有继古创新,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在国家治理上有作为,在书法造诣上有功底的皇帝,在书法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图分别是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的书法)

黄自元楷书非常不错了,为什么远远不如何绍基的有名?难道何绍基的名是虚名吗?

历史上有太多的黄自元,但是何绍基只有一个。谢谢邀请,黄自元和何绍基都是清代的著名书法家,但是无论在影响力、名气和水平上,黄自元都要远远落后于何绍基。

1、黄自元的主要书法风格,我们很多人都熟悉,就是楷书,一种结构非常标准、优美的楷书,主要取法自唐代的欧阳询,还有一点颜体的味道,这种书法在当今看来肯定是很好了,在当今成名成家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的是他处于一个科举的时代,这样一个考试制度,对于毛笔书法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几乎所有的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楷书,写的标准和漂亮应该是当时的最低要求吧,这种书体谈不上太多的艺术性,只能说写的标准。

黄自元楷书《陋室铭》局部

2、而何绍基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创新者,敢于开天下之先,他擅长楷书、魏碑、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五种书体,更为厉害的是他能够打通五种书体之间的关系,各种字体时间相互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学习书法的方式直接影响影响了后世对于学习书法的认知,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大师级的,实际上,何绍基也被评为“清代书法第一人”。

3、清朝是一个尚“变”的时代,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无论在文化、政治以及社会风气上都受到西方以及日本的很大影响,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法上也不例外,首先是“考据学”在民间在逐步兴起,探访名碑石刻的人越来越多,碑学书法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

以前不被重视的隶书碑版、魏碑石刻、造像题记等等开始被书法家重视,大家开始找到了一种新的题材进行书写,并且从中获得灵感,而何绍基就是早期开始研究学习汉魏碑刻的著名书法家,对于汉代的隶书尤其是《张迁碑》,他下过很大的功夫,一生对《张迁碑》通临无数次。

何绍基隶书作品

他对于魏碑,尤其是《张黑女墓志》爱不释手,《张黑女墓志》存世唯一的拓本也在他的手里,据他自己说,有时候会写的汗流浃背。

4、帖学在清代逐渐开始衰落,以王羲之为主的帖学,受馆阁体的影响,到了清代逐渐式微,有开创性的帖学大家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书法也越写越弱,书坛也需要一股振奋的力量,而何绍基学习颜真卿的行书以及魏碑书法,形成了自己异于常人的书法风格,给书法带来了新的希望,找到了新的方向,但从这一点来看,他被称为大师也是理所当然的。

5、碑帖的融合是书法发展的大方向,虽然何绍基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碑帖融合”这一书法学的概念,但是他以实际的行动做到了,他把王羲之、颜真卿以及专利笔法融为一体,用实际的行动为后世书法家做了表率。

何绍基楷书对联

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自称“碑帖融合第一人”、“引碑入草第一人”等等,其实这些也只是拾人牙慧罢了,早在清朝的何绍基很早就已经在做了。

6、何绍基精通物体、在书法技法和理论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勇于去实践,而黄自元虽然在楷书上取得了一定的高度,但是这种守成的高度相对于何绍基开拓性的创新,实在有点小儿科了。

所以,后世对于何绍基的书法以为赞叹,也把他和他的书法作品写进了书法史,现在还有很多的人在学习何绍基的书法,著名的有当代青年书法家曾锦溪等,而黄自元被人们逐渐忘记,一般的书法史上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何绍基行草书作品

总之,历史对于书法家的选择是非常的残酷的,不仅仅要写的好、水平高,还要有创新,能够写出不一样的作品,学习古人而不拘泥于故人,要不然只能被历史忘记,象黄自元这样的书法家实在是太多了,比他水平高没有进入历史的也有很多,要不然几千年的书法史却只有几十位著名书法家。你觉得呢?

这个问题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而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候的问题。

明清时期是“馆阁体”“台阁体”盛行的时期,因为科举制度的客观要求,只要是文人,你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政府的一个公务员,楷书是必须要写好的,否则你书读的再多,文章写的再好,再有才华也白搭。

把楷书写好,写的端庄、工整,对于古人来说那就是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楷书是所有读书人的童子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端庄、工整,即使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的小楷也都是非常精巧、端庄的。

郑板桥小楷

在这个基础之上,古人对书法的认识更多地是抒情达意,能写出新意,而不只是跟着古人的脚后跟走。这些书家希望能够在继承前贤的书法基础之上,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书体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自元的楷书虽然说写的很好,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很工整、很端庄、很有法度,但在当时书法圈里的高手来看,这样的字缺少新意、板滞、无法表现书家的逸趣,不利于书家的性情的表现,看多了之后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像黄自元这样能把楷书写的好的,明清时期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当时还是很知名的,但后来却很少有人提起,你像“台阁体”的顶级高手明代书法家沈度,现在学书法的很少去学他的。明中期的姜立纲,当时的日本人还不远万里来求他的字,把他的字高挂在国门之上,但现在一般学书法的都很少知道他。

明代姜立纲书法

把楷书写好,是古代书法家的低配,现在成了当代书家的高配了当今的书法圈,因为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以及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出来了很多的书法乱象。因此,很多普通大众对书法家的要求是“看你能不能写好楷书”,过去书法家的低配,成了现在的高配,不得不说真有点可笑。

现代很多练书法的人,过分强调抒情,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怎么能吸引人的眼球,怎么玩的潇洒怎么来。这些人倒是真的应该跟着黄自元好好练练楷书,楷书不过关,很多人的行草书点画形态质量不过关。

有些人是楷书写不好,因为楷书写得好不好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出来,于是很多人走捷径,学魏碑,特别是学那种很粗怪的魏碑,因为这样写的不好你也看不出来,你说人家不好,人家还说你没水平。

当然,我这里不是时候魏碑不好,不应该学,你像《爨宝子》一类的魏碑,我也练过,确实是很有味道。我想说的是一些人的出发点不对,魏碑毕竟不是像唐楷那样法度森严,因此,没有一个很好的楷书基础去学魏碑,很容易走偏、走歪。

何绍基书法

“初学书法,但求平正”,希望我们的书法爱好者们能重视楷书的练习,同时提高自己的读帖能力,多去欣赏古人的一些经典法帖,多去读些书法史,对书法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那个时候你再去看黄自元和何绍基的书法的时候,就会理解为何何绍基要比黄自元的名气大得多了。

我是翰墨今香,我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谢有你。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