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书法造诣最高的皇帝是宋徽宗,那么文学造诣最高的皇帝是谁?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有人说是曹操,但曹操文学造诣的确很高却并没有称帝。
我赞成文学造诣高的皇帝是后蜀的孟昶和南唐的李煜这个回答。另外,补充一下,还有南唐李璟。
孟昶和李煜,作为失去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女人的皇帝,他们的人生情感的体验非同凡响,他们接受的宫廷文化教养足以供他们准确生动地表达这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
他们又都是脱离物质计算的诗人——大概这正是他们被灭亡的因由。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丰富的情感和杰出的天才,这两样是写诗的硬道理。
所以,连高傲的苏东坡都甘愿放弃文人最在乎的名誉与尊严,去抄袭孟昶几句!
所以,李煜被俘以后已经没有性命之忧却还要写诗导致惨死!
表达比生命更重要么?诗词是生命与才华的呼吸么?
鉴于李璟和孟昶的代表作数量不及李煜——仅因为数量——我认为李煜千古词帝当之无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百公斤还长油。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愁!
李后主李显。
如何评价章惇这个历史人物?
章惇,字子厚,公元103夕年建州蒲城生人,青年时期博学多闻,擅长文辞,书法也是刚劲有力,世人评价其虽不如唐人写的工巧,不过气势早已远迈。
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入阁参与熙宁变法。旧党掌权后,章惇反对废除新法,出贬汝州。元祐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在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章惇为人性格豪爽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只看宋史记录,我们只会看到章惇是个急功近利,不顾百姓安危,造成民不聊生的一个大奸臣形象。
章惇之所以不被那些皇亲贵族和身居高位大臣们待见,是因为他坚定的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后期更是变法的主持人。触动以及损害了大多数权贵的利益,这使得那些既得利益者无法忍受,故而极力地贬低章惇。更至命的是章惇性格太刚烈,即便是曾经对他提拔有加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也闹翻了,这也让那些讨厌他的人给他扣了个忘恩负义的帽子。
后来哲宗驾崩,册立新君之际,章淳又带头反对过性格轻佻的宋徽宗。所以新君上任后一起排挤贬低章淳,甚至连他不给自己儿子走后门升迁这样的无私行为都成了他的罪过。
由此可见,宋史对章惇的评价如此之低,被列入奸臣表里也情有可原。
这历史呀不知该怎么说,因为我们都是后人,评说前人只有以历史书籍记载为据,或着是民间传说,然而这里面存在许多差异,什么是奸臣?诬陷忠良,残害功臣为奸臣。然而,章惇做过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吗?他被录在《奸臣传》里就是奸臣吗?
其实从后来许多史料中发现,章惇不但不是奸臣,相反,他是很有骨气的忠臣。所以这个问题把章惇划为奸臣是不客观的,读史书不能只读《奸臣传》一本,应该把《宋史》细心读一下。
章惇,字子厚,号大涤翁,生于公元1035年,他的父亲曾担任朝廷要职。章惇少年时非常英俊、气度不凡,同时又才学过人。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两年后又中一甲第五,被朝廷任命,受欧阳修视重举荐给王安石,从此成为王安石变法派中的得力干将。由于积极进言献策,并得到宋神宗采纳,屡次担任要职。后奉命督造军械武器,均因称职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
公元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后,章惇被划出圈外,直到1082年才再次奉诏入朝,并被拜为副相。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重,有人趁机打算拥宋神宗的弟弟即位,神宗并不同意,让章惇和贴身大臣迎立了宋哲宗赵煦。哲宗年幼,由高太后临朝听政,她本应重用章惇才对,可她起用了守旧派,把新法全部废除。章惇与旧势力据理力争,并在高太后面前辩驳,太后恼怒,把他贬出朝廷,直到公元1093年才再次被诏回。
章惇的奸臣称号是1094年成为宰相后,提出要将守旧派掘墓鞭尸,但宋哲宗没有同意。我想,他这个建议有点儿过头了,人都死了还不放过,有公报私仇的意思,胸怀不坦荡,可因此也不能说他是奸臣呀。
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章惇主张由宋神宗长子简王登基,太后则要让端王赵佶即位,双方发生争执,章惇被贬,公元1105年病逝于湖州,享年71岁。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