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书法的传统是指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尊重汉字!学古人,临古人。书法,不是绘画。宋徽宗,是天才的艺术家,后人评为艺术上的毕加索。但他的字,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中华书法,一直传承至共和国八十年代都很美观,根本不需要学西方绘画的抽象派!你只要传承好就行了。
书法的传统,简单回答就是,千年以来,大家共同遵守的书写规则和字形结构规律,以及前人总结并公认的笔法、技法、墨法、章法布局等。换一句话说,也就是约定俗成,符合时代特征,大家共同遵守书写准则和法则。
书法不是胡涂乱抹,更不是随意信笔瞎写,否则,除了自己谁也不认识(或许自己也不认识)。那样的话,这就不是书法,更不是传统书法。
书法贵创新,应该是在理解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传统、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并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否则,就不是创新,而是胡搞和书法的乱源。
以上回答,不知你满意吗?
赵孟頫书法真的有那么好吗?
赵孟頫这位空前绝后,惊才绝艳之人,搁在当今来看,无疑也同样是技能满点的现象级人物。他诗画书鉴,无一不精;而书法更是诸体兼善,空前绝后。除此以外,更是生的一副“神仙中人”的好相貌,又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妥妥的皇室后裔。
据说元仁宗(1312-1320年在位)非常喜欢赵孟頫的书法,仁宗总结出了赵孟頫其书其人的七个特质:
帝王苗裔,一也;状貌昳丽,二也;博学多闻知,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诣玄微,七也。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赵孟頫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提出师古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此外,他还首倡“书画同体”,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赵孟頫诸体兼善,而其中尤以楷、行两体出类拔萃,这来自他常年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迹之功。时贤称其“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后人说他是“朝宋迈唐,直接右军”。而在心摹手追,刻意临写之间,外求形似而内宗笔法,踵步风规神韵,加之能够融会贯通历代名家之长,赵孟頫终于锻造出平和雍容、圆活姿媚的个人风格。而赵孟頫的书法审美理想,是晋唐人不即不离而风规自远的中和雅正美,或可叫,尽善尽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曾说:“最想与赵孟頫彻夜长谈。”可见这样一位全才型选手,他的天赋之高,能力之强,足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连何慕文先生都想与之彻夜长谈话尽千古,我们对于他的惊艳、欣赏与敬佩又怎能简单说尽呢?
赵孟頫书法以王羲之书法精神韵致为宗,奠定了他的书法艺术基调。用笔精到,功力深厚。
(赵孟頫前赤壁赋)
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一一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赵孟頫的书法全面充分的吸收了《智永千字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圣教序》、《十七帖》、李邕的《李思训碑》等这些碑帖的技巧、格调。其书法作品显得清新、宁静、平淡、古雅。
以赵孟頫行书《前赤壁赋》为例,作解析与欣赏:一,吸收了《智永千字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和笔笔空中来,笔笔空中住的特点。
(赵孟頫前赤壁赋)
(智永千字文)
二,吸收了王羲之《十七帖》流畅奔放,有清刚之气的特点。
(赵孟頫前赤壁赋)
(王羲之十七帖)
三,吸收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提按动作精巧细腻,典雅而有中和之美的特点。
中和之美比较折中,在阳刚美和阴柔美之间,没有过分不到位的情况,没有乖戾怒张之气。中和之美采取的是平衡的方法,如书法作品中的不激不厉、方圆兼备、奇正相生、黑白相间等。
(赵孟頫前赤壁赋)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吸收了《集王羲之圣教序》风格雄健,意境高远的特征。
(赵孟頫前赤壁赋)
(集王羲之圣教序)
五,吸收了李邕的《李思训碑》瘦劲有神、奇宕之形、凛然之势。
(赵孟頫前赤壁赋)
(李邕书写的李思训碑)
六,章法技法:行书《前赤壁赋》纵向每行各字在一条垂线上,行距字距舒朗,均匀。形散神凝。横向对比,字的大小、高低、轻重有变化。
七,笔分轻重:重笔万毫齐力,用三分笔艰涩前行。轻笔细如钢丝。用一分笔轻快提过。筋力坚韧。
(赵孟頫前赤壁赋)
八,为了动态中保持平衡,采用单个字有倾斜之势,整体和谐的方法。
(赵孟頫前赤壁赋)
例字分析:壬字用楷法,用楷书的结构,行书的笔意。
之字整体外形呈一等边三角形,以点为中心,左右视觉轻重平衡。转折方利。
戌”字每个笔画入笔有一小附钩,精巧灵动、神采奕奕。钩方利、饱满。钩的角度小而肥厚。
泛字中部宽博舒朗,捺画收短处理。
望字上开下合。
既字左重右轻。
月字斜而不倒。
秋”字万毫齐力,气势雄强。
壁”字竖画细劲廋硬,出自于《李思训碑》。
风”字气质出自于《兰亭集序》。
于字形神出自于《智永千字文》。
徊”字的清刚神态出自于《集王羲之圣教序》。
兴”字主笔长横放纵伸展,借鉴了苏轼和黄山谷的结字法。
赵孟頫国画作品: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