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学习行书,是学王羲之,还是颜真卿,比较难选择,你怎么看?

时间:2022-06-03 01:09:36 浏览: 7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世传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第下第一,颜真卿《祭侄文稿》第下第二。估计提问者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才会提出是学王或者颜的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作一些分柝以及给出建议。

一、书写状态:我们大多数人学习书法,是在心平气和,心无杂念的状态下进行的。如草圣张旭在醉醺醺的状态下龙飞凤舞才是一绝,但绝大多数人醉酒后不是沉沉欲睡,就是发酒疯,何来一绝?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常态下书写的书法比较正常,正面,与习书的状态相符合。

那么,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是在才子佳人饮酒作诗的状态下进行。拼的是酒量,拼的是文彩,谁也不服谁?是在比较任性放纵中一气呵成的,也是一绝,不可多得。

另外,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了记念被叛军斩首的侄子,处于悲愤之中,情绪激动,运笔如飞、此情此境不会考虑及讲究书法中的条条框框,只为感情的宣泄,此品也非多见的。

二、书法风格:

《兰亭序》整篇字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劲、疏密相间、布白巧妙。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

用笔使锋之妙,无愧于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谓。

《祭侄稿》其字点画密聚,形成一个块面;另外,其枯笔连擦数字,奔放不羁。整幅字虚实,轻重、缓急、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再加I草稿特有的【不拘小节】,和结体偏于松散,舍弃了起笔,收笔、转折、勾趯的规整,却保留了沉实挺劲而浑厚的线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颜体稿书风格。

三、对后世的影响力:

《兰亭序》因受到唐太宗的大力推崇而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并且真迹倍葬于唐太宗坟墓,后人看到的都是临本。但是其影响力还是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书者,成就比较大的就有王献之,智永和尚、米芾、赵孟頫等筹。反观《祭侄稿》想必学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能传世的书家极少,可见,宗其为师,仍不被大众认可,影响力有限。

四、建议选择王行书:

通过以上的对比,建议以王羲之行书为临本,但《兰亭序》是非常态下的佳作,应选择王另一个字帖《圣教序》为佳。虽然《圣教序》是集王羲之的行字拼接而成,但因为是当时真迹直接摹写上石,比较接近原貌,又加上是经过精选的经典,因而被历代书家倍加推祟。

其书法高雅遒劲,笔法精到、笔势流畅、章节行云流水、章法严谨、气韵生动。是学习行书的极佳范本。

行书学王羲之?还是学颜真卿?其实不难选择。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主见,就是你想一步到位地学习,还是逐步递进地学习。

如果你想一步到位地学习呢,你就选择王羲之的行书。但是,学习王羲之的行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难!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那是没有深入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人的肤浅认识,真正学习过王羲之的人都知道王羲之的行书是最难学的书法之一,或许是没有之一!

而你想寻序渐进地学习,你可以选择颜真卿的行书,颜真卿的行书相对王羲之来说是容易了一些,可是,颜真卿的行书依然有他的难点,那就是飞白与屋漏痕!飞白与屋漏痕可以说一个书家终生的追求,能随意地,自然地写出书法的飞白与屋漏痕,那绝对其实大家猜拥有的技能!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