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我临习毛笔欧楷,在工作有时间时临习硬笔,临习谁的行书比较好?

时间:2022-06-03 03:13:41 浏览: 272 作者:笔墨纸砚网

题主你好,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著名的书法家成百上千,他们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都是我们学习的好范本。但作为个人而言,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书法家的字都临摹学习,一是时间,二是精力都不可能让我们这样去学。这里就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书法作品的审美情趣,做出你自己的选择。就你提到的行书而言,从书圣王羲之到现代的启功先生,唐代的欧颜,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以来的赵孟頫,等等等等,建议你首先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了解一下历史上的书法家及作品,从中选择出你喜欢的,适合你的特征的书法作品,认真临习,必然收获彼丰。如果人云亦云,长上一头耳朵,朝三暮四,是无法学好书法的。粗浅之见,以抛砖引玉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所提到的问题一一

你在临习毛笔“”欧楷”在先的基础上,利用在工余时间时临习硬笔,临习谁的”行书”;在此仅介绍见议,王羲之的行书“适合为宜。为什么?

欧阳询:(557一641)唐代书法家。擅长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险劲过之。真行出于王献之,刚劲有势法,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唐初,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对于你临习毛笔”欧楷”5月有余的基础,欧阳询的书法史来历,应该清楚,与王羲之、王献之(二王)笔法是有相带关系的。

王羲之。(303一361)字逸少,东晋书洁家,楷、行、草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这就是所要说的选”临习”谁的”行书”为好?

弘福寺僧人怀仁历时二十余年,从当时存世的王羲之墨迹中选字,集成以上《序》《记》、两篇答谢启和玄奘所译的《心经》五种内容,一并刻碑,即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全文内容。

墨笔字帖一一硬笔临古碑帖一一

原碑已断,今存于西安碑林。该帖动静给合,挥洒自如,对当代书法有重要启示作用。由其从基本笔法入手(硬笔行书),基本笔法和变化规律,有利于硬笔临习者学习。

笔画练习法一一

笔画练习的目的,是让你按书法法则,对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加深印象,熟练掌握,如汉字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挑、折、勾及笔顺的练习。

当你在笔画练习有了一定程度有了提升,可以从简单字起,按帖中每字的讲解要求渐进练习。因该帖有临碑帖墨迹,有硬笔书写体两兼容提示,有字对比,一目了然,快速印象。对硬笔临习者选帖,应当重视选题策划、内容编排、版面调研、选字筛选、排版装帧、例字格式的上佳范本,结构清晰、讲解简意、通俗易懂,值得“读临结合”,效果提升很快。

但临习中应注意,硬笔临习王羲之书法,要掌握王羲之行书“的结构特点:

1〉大小相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笔画相连,字字之间的连带关系,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

3〉疏密得体,一般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补纵跃,苍进多姿。

4〉浓淡相融。硬笔书写要写好字,也要求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等方法。书写行书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线条短粗长细、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硬笔的临习字稿一一

最后讲,为什么要推崇王羲之行书临习,而不推荐其他更多好的书法家字帖?

千年以来,学王羲之,王献之(二王)行书的书法家们不胜枚举,甚至王羲之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尤其行书源头,取之广泛,对我国书法影响很大,更受欢迎。

王羲之书论全集一一

从有关理论认识讲,多读临摹王羲之《书论全集》,会更有帮助!谢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