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唐代的书法和用字?

时间:2022-06-03 23:41:59 浏览: 75 作者:笔墨纸砚网

篆体,隶书及草书都有.如李阳冰的终身嗜写秦篆,孙过庭的专写草字.颜真卿首创颜体楷书,释怀素的发明狂草,都给唐代书法,带来无限光辉。总之,唐代书法,是集碑学及帖学的大成,从整个书法演变的历史来讲,是有其独特的傲世的书风,而为千秋万世所崇仰的。

但是,篆是秦朝时创造的,隶书是汉朝时创造的.基本上都沿用以前的字体.

如何看待隋唐时代的书法成就?

隋唐时代出现了两种重要的复制古代法书的方法:摹和拓。这使得古代经典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有可能走向更大的范围,被更多的学书者所师法仿效。
隋唐时期的文学家、画家,与书法发生了更多的联系,许多人身兼两职,另一些人对书法也时常发表意见。这不仅使得书法艺术的社会关注程度有很大提高,而且得以从其他领域吸收有价值的观念,从而充实自己的审美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地位。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隋唐书法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在其鼎盛时期,各体书都得到了社会重视,都出现了专门家,建立了崭新的艺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富有开拓性、包容性的品格,代表性书风雄强豪迈、大气磅礴,体现了时代精神。

谁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行书入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以行书入碑之人,以《晋祠铭》、《温泉铭》为其代表作。唐太宗大力推广书法,科举以书判取仕,尊崇王羲之书法。李世民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展开了唐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但是,唐太宗为什么要倡导书法?为什么会有开行书入碑之先例的事迹呢?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想要李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需要的是治理国家的良策。唐太宗与其他皇帝相比较胜在“用人和纳谏”。“用人和纳谏”可以说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那用什么样的人才方能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呢?武攻文治,治理国家需要的是有学识之士。唐太宗在天策府开设文学馆,招天下学士十八位: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号称“十八学士”。这“十八学士”中的大部分人在入唐前,已是誉倾一时的知名人物。入唐后能追随李世民,各以其力,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说说当中的虞世南,他还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一。他是唐太宗的政治顾问、诗友兼书法老师。虞世南书法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这与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不无关系。初唐时期为巩固基业,唐太宗以文治国,大力倡导诗文书法是一个绝对明智而有效的方法。历史上对李世民的介绍,其书法在建唐以前是没有任何记载的。缘何在当上皇帝以后对书法却有了如此大的兴趣呢?解释为治理国家的一种策略实在并不牵强。当然唐太宗后来在书法上的造诣亦为后人所尊同。 弘扬王羲之的书法是唐太宗在政治上进行“文治”的需要。唐太宗极为尊崇王羲之的行书,但对王献之却有贬抑之意,这又是为何?其实王献之在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评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或许是唐太宗看不惯王献之的骄狂?或者是唐太宗认为自己在书法上推羲迈献?我想以唐太宗的书法造诣,绝不会真的否定王献之的书法地位,抑或也是他老人家的一种政治策略吧?! 做为一个皇帝,创历史先河“行书入碑”,这对于和父亲一同打下天下且师从二王书脉的李世民来说一点也不难。但“行书入碑”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仅仅在书法上,其政治效应是可观的。后人对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行书入碑以及他对中国书法历史所起到的巨大影响无可怀疑,但对唐太宗在“文治”中的种种文化策略,以及其在“贞观之治”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我们也不妨可以做一些思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