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儒学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岭南旧称岭外、岭表,远离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再加上当代广东人表现出的重商轻文倾向,通常人们会认为,岭南文化也远离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其实不然。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核心部分仍然来自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儒学在岭南的发展形成了三大特点:务实求真;开放兼容,择善而从;学贵自得,富于创新。
岭南人接触儒学的最早记录,是战国时期担任楚相的南海人高固向楚威王进献《铎氏微》一书。赵佗建立南越国后,将中原礼乐文化带到岭南。汉代锡光、任延等入粤官员在岭南设立学校,推行儒家礼教。罗威、唐颂等孝子的出现,显示出儒学教育初见成效。汉代,广信地区还出现经学名士“三陈”、“四士”。唐代,韩愈等来粤,兴教办学,粤东南号称“海滨邹鲁”。 韩愈被贬到潮州不足一年,其影响却是颇为深远的。人们对这位大师来的最高层次文化的回报则是“山河为之易姓”,今之韩山、韩江是为明证。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部分地吸收了岭南禅文化,并对岭南商业文化表示了排斥;另一方面,他在岭南推广儒家文化,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岭南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为唐代岭南文化品味的整体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言行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不免有负面影响,但他运用独到的思想与方法重建岭南文化,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宋代,周敦颐、张栻、朱熹等理学大师入粤,广东崇尚理学之风日甚。明代,广东出现陈献章、湛若水二位推动儒学创新、开启学术新风的著名学者。陈献章创立江门学派,开明代心学之先河,其学说经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守仁。进入清代,随着阮元、张之洞等在粤大兴教育,崇尚朴学,儒学在粤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出现陈澧等朴学大师,更有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为救亡图存,将儒学与西学结合,促进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