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从四大家入手好还是从魏碑入手好?
学习书法从何入手?先习临谁的碑帖?这是很多书法爱好者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到底先从哪位书法家的学习入手比较好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分析。1、颜真卿书法。
颜真卿书法和柳公权书法合称为“颜柳”,此二位先人的书法写作风格及风范,结构框架与劲道被后人称为“颜筋柳骨”,自古至今都被大家崇尚。
颜体书法结构严谨,字体构架基本上是横细竖粗,有血、有肉、有筋骨,让人看起来有一种严谨、壮美、富态美的感觉,笔力雄浑、圆厚,气势庄严,柔中带刚,笔锋中透着劲道与筋力。
作为楷书习练者来讲,一开始以颜体作为基础学习,细心研究、习练颜体的沉稳与字体结构,无疑会给以后的书法进深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柳公权书法。
柳体结构一样的严谨而不脱俗,骨力遒劲,笔锋中透着“骨力”之劲道,清瘦而紧密,棱角显明。
柳体在习练中,因其“骨”之劲道要求较高,对初学者来说,不易把握其骨力中的劲道,很容易把写出的字成为“瘦而无力”的感觉,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不像颜体好把握。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有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并且,习练柳体的学员,多适宜于男性,在用笔上,适合使用狼毫来习练,更能显示其劲道与阳刚之气。
3、欧阳询书法。
欧体结构,字体方中略长,严谨工整,紧凑中不失疏朗,点画劲挺,字体险绝平整。
现许多学员都在习练欧体,但欧体的险绝和结构的过于严谨不好把握,常常会把结构写的散了架,有时写不好,就把字写趴了。所以需要在习练时,多向老师请教,多感悟其框架结构。
4、赵孟頫书法。
赵体字形略趋扁方,笔画圆秀,间架方正,撇捺画舒展, “有血有肉” 的字形给人一种柔美细腻的感觉,其秀美让许多人倾慕。
但赵体较柔和圆润,如一开始就练赵体的话,很可能把基本功练成“柔”功,在以后的发展中不好进深。
5、魏碑是南北朝时期的碑刻,以北魏为精。它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体,字体方正,棱角显明、锋利,书写直入直出,且书写字体不规范,字体自由而随意,并包含着一些异体字。对初习书法的人来讲,直接练魏碑不太适合。
所以,对初习书法的学员来讲,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先临写颜体,这样有利于将书法的根基扎稳,以后再学习其它书体的时候,对笔锋的掌握,运笔的把握,字体结构的认识就会更深刻。当然,个人有个人的审美观和爱好,依据自己的爱好去习练个人喜好的书法,也是可以的。
学习书法必须先选一个好帖子。什么叫好帖子?
好帖子的标准是三个:
第一必须是古人的、传统的、经典的。
第二必须是字数要多。
第三必须是你自己喜欢的。
第一条说的是取法要乎上,近现代人的字不能选,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都不能选。选古帖也得是传统的经典的,不能选很少人知道的和怪体字学习。
第二是选的法帖字数太少不利于系统的学习,只学习几个字有什么用?
第三是说喜欢是最好的老师。
学书法应该是从唐宋入手,选一个帖子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它攻下来,再上溯魏晋。
至于每一个人选什么帖子,你就按照以上的方法选就行了。
下边是我入展中书协展览的作品和入展证书。供你分享和参考。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