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哪个艺术成就更高?
当然是《蘭亭序》成就最高!《伯遠帖》是《三希堂》之一宝!
两件作品,一件排天下第一行书,一件排天下第四行书,虽说排名不能完全说明其水平高低,但多少表明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兰亭序》因是双钩,其笔法无从了解,而《伯远帖》则一笔一画交代清楚,虽经千余年,仍熠熠生辉。
《伯远帖》晚于《兰亭序》几十年,又因王珣本为王羲之族侄,故其作品多少受王氏书风影响,一些字如“获”“别”等的笔画,依稀可见王羲之的影子。
但从《伯远帖》看,一些笔法未完全脱离隶法,这是不如王羲之的地方。
再加上《伯远帖》字数较《兰亭序》少了很多,创作难度略低。
《兰亭序》真迹的失传,确实是一大憾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人说书法多临帖,古人临了谁的帖?硬笔书法临了谁的帖?
我是馮智学.首先感谢题主的问题,因为我也曾经多次.向一些 比较知名的书法家提出过这个问题。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答案令我满意。
我刚才也看了几条,其它书友对此问题给出的答案。不知道你是否认可,在此我不做任何评论,原因很简单我自己都回答不出来。
如果你的问题是某个古代书法家临的谁的帖就好回答了,我个人认为如果是那样.你就不会提这个问题了。
我也是个书法爱好者,一直在临帖,不知道你是否临帖?你和我想问的问题一样,古人临的谁的帖?
下面我附上几张古人的字,咱俩一起问一下他们临了谁的帖?
不好意思,馮智学给了一个没答案的回答。希望题主能给我一个回复[祈祷][祈祷][祈祷]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学书一定要临帖,古人也是从临帖中汲取营养。比如王羲之也是学习前贤,每日琢磨张芝、钟繇、梁鸿、蔡邕等等作品,在加上家族的熏陶,和自己的勤奋跟悟性,最终成为书圣。
一种书体的形成,往往是先滥觞于民间,再经过大天才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并发扬光大,最终定格成为圭臬,这就是书法发展史。
再说硬笔书法,其造形法度也是从毛笔书法而来,是不过工具不一样,写出的风格便有了差异。
总之临帖是书法的不二法门,因为书法到今天发展了两千多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留下很多精品名作,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藏。
如果你不向名作学习,非要自行创造,只能是南辕北辙,距书法之路越走越远…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