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为什么没有王羲之?
这个问题有趣。
如果看表面,可以答: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宋四家苏、黄、米、蔡是宋代书法家,前者与后者不同朝代的人。
我更深一点理解这个问题,宋四家的书法尚意,苏体结字形扁,如石压蛤蟆;黄庭坚结体开张,米黻八面出锋,蔡字有颜意,这四家与王羲之的尚韵书风不一样,可以说宋四家没有走王羲之的路子,结字用笔大胆创新,创立自己的尚意书风,因此,他们的书法基本上没有王羲之的影子,所以“宋四家没有王羲之”。(原创文字,转载注明)
你是不觉得问得越无知越有趣?傻x
宋代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什么?
还是喜欢赵孟頫!
宋朝行书地位,
自晋代以来,宋朝的行书可谓是又一个高峰,宋朝的很多文人墨客尤其是“宋四家”,他们认为行书最能体现书家之风神。行书就是书家性情和人格的象征。所以他们的书法,追求书写者本人所想要表达的意趣,不喜条条框框的束缚。就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天真烂漫是吾师”等。这种“尚意书风”足以和,晋唐的“尚韵”、“尚法”形成鼎力之势。
再说影响
首先,书家本人对后人的影响。在宋朝的书法家中,更多的是书法家与画家、词人、诗人、文学家等诸多身份兼而有之,他们不仅认为书画与诗歌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是提高书法的重要途径!因此,宋朝书家的这种修己的主张——“字外功”一直影响到现在。
其次,宋人的书法家中,很多人的行书具有“书卷气”它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这种高雅之气、君子之气,也是后人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
所以,后人每每学行书,多是向宋人看齐。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