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法”是什么法?如何才能得“法”?书协的人都有“法”么?
谢提问。按传统书法说,书法的“法”是技法,按书法创新说,书法的“法”为道,博大精深,玄之又玄。
老跨斗已经给你讲的很详细了,虽然他的个别理论观点我不认可,但是,大部分的观点还都是比较实用的。
你的字基本功已经非常扎实了,也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很好的。
在这里我就不说我的看法了,因为我的观点绝大多数人不接受,什么原因也不说了,劝你上网卖一本《书法侧锋用笔研究》看一下,写的很好的。
书法家在书协的官位越高,是不是就写得越好,越有收藏价值?
中国书协领导不是首先以字取人!第一任主席应该是舒同,被毛主席称为“红军书法家”,马背书法家。曾担任陕西省委书记,西安晚报,陕西画报,政法学院,财经学院,许多字都是舒体字,现在电脑有存。
后来赵朴初,启功,刘炳森等字都不错,但我不敢说他们的字,在当时是最高水准的书法。其他主席的字,不用我说了吧。
楷书而言,田蕴章卢中南天下领先。这次不是卢老师呼声最高,也没能上去吗?卢中南老师的字,我通过视频,在人民大会堂,在驻美大使崔天凯先生办公室才看到过。
就写字而言,要相信:高手在民间!
就市场而言,字因人贵。功力差不多的两个人的字,书协主席与默默无闻的写字人的价码,差距千万倍。
书协在推动书法文化发展上,看不到有什么大的功绩,现在的的确确成了全国最大的名利场,孙晓云当主席前后的润格差距多少,问问她本人吧。
名人字,也是一种收藏趋向。
但民间高手的字,增值空间更大。看好一个年轻人,持续收他(她)的字,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收藏办法
舒同题
弘一法师
罗坤学书法
只有当代绝大多数人暂时难以理解的、无人问津的、真正学得了笔法的人所写的合笔法、出笔势、得笔意的能反映时代新风的书法,才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越来越有收藏价值。
为什么?古代书法家也是这样,往往若干年后人们才会认识到他们的书法艺术价值。在当时,也只有极少数识者才能理解和欣赏,所谓曲高和寡。时人所能接受的,下里巴人也!不是吗?
王羲之是唐太宗捧出来的,颜真卿是苏轼、黄庭坚和陆㳺捧出来的,否则人们只是写写《集王圣教序》《淳化阁帖》院体,不是吗?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