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从古至今,帖学行书两大派系(王羲之和颜真卿)外,其他有没有派系了?

时间:2022-06-05 13:30:38 浏览: 236 作者:笔墨纸砚网

我认为从古至今,纯帖学的行书就二王和颜真卿两大派系,其实颜真卿也应属二王一脉,只是个人特点比较明显。行书理论上可分为帖学行书和碑学行书,事实上没有纯碑学的行书。所谓的碑学行书,只是碑学的成分占了一部分而已,应属碑帖结合的行书。

一、帖学行书(一)二王行书行书萌发于两汉,至东晋二王为代表开创的行书风格,是行书源头。

1、王羲之行书偏于行楷,用笔内擪,骨力洞达,从容平稳,醇厚典雅,富于变化,气韵生动,耐人寻味。

2、王献之行书偏于行草,用笔外拓,筋力中圆,随意自如,神韵清雅洒脱。

3、至宋代米芾先从颜入,后从小王的行书中吸收了大量的精华,并开创了自己的行书新流派。

4、元至明中叶,赵孟俯与董其昌,以及祝允明、文征明,是“二王”正脉系统中的杰出代表,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颜派行书唐朝中期宋颜真卿大胆吸收了篆书线条的特性,在二王行书的基础上,一变古法,自成一格,开一代新风,是继“二王”以后的又一座艺术丰碑。

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

(三)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王羲之用的是指力,颜真卿用的是腕力。

王羲之墨色温润,颜真卿墨色苍涩。

王羲之用笔精到细腻,颜真卿用笔信手拈来。

王羲之章法完美极致,颜真卿章法震撼强烈。

二、碑派行书明代晚期至清朝,在碑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出现了很多大家。

1、用魏碑笔法的行书如赵之谦、张裕钊、郑孝胥、曾熙、徐生翁和于右任等。

2.从篆刻中取法的行书如邓石如、吴昌硕。

3.碑帖结合的行书

如何绍基、沈增植、齐白石、沙孟海。

无论是学帖还是学碑,关键是创作出大家喜欢的作品。

以上观点,与大家探讨。

喜欢就点赞,欢迎留言交流。

我是剑飞斋主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