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丑书名家王镛说的:欧体古板至极,行书不足观?
首先非常感谢回答这个问题!王镛,当代名气较大的“书法家”,其书法写的那是真让人欣赏不了。对于他所说“欧体古板至极,行书不足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王镛本身根本就不懂楷书。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位列楷书四大家之首。字迹秀丽端庄,结体严谨,以险绝著称,历来被公认为古今楷法第一。无数初学书法的朋友,都把欧楷作为入门的范本。试问,如果欧阳询的楷书真如王镛先生所言古板至极,那么欧阳询的楷书还能自成一个体系吗?还能被后世作为万世法程?启功说欧阳询是书法之集大成者,张怀瓘称欧阳询的楷书为楷书之冠。难道这些书法大家还不如王镛先生懂书法吗?可笑之极!!!从古至今无数人学习欧阳询,试问有几人学习王镛?
2.王镛根本不会写楷书!楷书之难,练过书法的都知道。所谓上至天子,下至花子,无一不对楷书偏爱。也就是楷书写的好与坏,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只有那些写不好楷书的人,才会横涂竖抹地糊弄别人。说欧楷不好,至少你能把欧楷写好,你才有资本对欧楷指点画脚。
3.大谈创新,不尊传统。试问,如果没有很好的继承,怎么有可能创新。只有把古代大家的经典法则学会了以后,才有可能谈到创新。好比一个孩子连站都站不住就想跑,可能吗?王镛就是当今流行书风的倡导者,对古代书法没有很好的继承,大喊创新。欧阳询的经典法帖自然是被攻击的对象。下面我们把王镛先生的书法跟欧阳询的行书做下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孰优孰劣,自有公论!!!
这个题也是个奇葩题,首先就抛出“丑书名家”,靠,这是直接扣大帽子啊,有没有点书法常识啊,什么叫丑书?什么是书法的审美啊?你懂多少啊,是不是学了几天田英章的书法,就觉得中国的书法审美已经被你洞察了?
我告诉你只有基础的审美才追求极尽华丽和精致,而更为博大,更为形而上,更为抵达灵魂,更具个性和生命力,更具独立思考,更有丰富和复杂的思想表达的书法,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华美就能表达的。
魏碑汉简的解构用笔你懂了么?张旭怀素的笔意你细致研究过么?郑板桥的乱石铺街是怎么个铺法你知道么?金农的漆书好在哪里?你懂得么?赵孟頫的书法俗与不俗之处你懂几分?《麻姑山仙坛记》的古拙浑厚大气之美你感受得到么?《祭侄文稿》你知道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么?米芾的风樯阵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么?弘一大师的无人间烟火气,是不是你让三岁小孩就能写出来啊?王冬龄的《道德经》你是不是那个扫把就能扫出来啊?馆阁体是不是你真以为跟就是印刷字体那么简单啊?
一天到晚道听途书,自己没看过几本字帖,没写过几个字帖,本身就是江湖流派,还天天动不动批人是丑书,还动不动扣人帽子,动不动鄙视这个抨击那个,抱着什么大众审美说事,有没有点常识啊。
还有人王镛本来就是传承非常深厚,功力非常深的书法家,写得字很有文人书法的气质,虽然也有一些毛躁和轻率行笔的缺憾,但总得来说沧朴自然天真的趣味占了主导,从书法中是可以看出学养的。这个怎么就成丑书了呢?是不是世界一切你看不懂的艺术都是丑的呢?那你回到伟光正高大全去就好了,还追求个什么艺术啊?
另外,王镛说欧体古板至极,行书不足观?这个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王镛主要都是攻的行草,追求的是率意自在的风格,追求的是洋洋洒脱,其审美自然也往这方面去倾向,他提出异议,说明是对书法独立有思考的,不流俗的,再说批欧阳询的人自古就有,古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将其作为宗师。
(唐)李嗣真在其《后书品》中,将历代书家分为逸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等十分等级。其中,欧阳询被排在“上下品一十二人”之十。在虞世南、褚遂良之前。
书家的审美不同,艺术境界和走向自然不同,有的尚古拙,有的喜华丽,有的求筋骨,有的讲血肉,有的求高古,有的走流俗,有的骨骼清奇,有的玉树临风,有的志怪异,有的高山崩石,有的黄河决堤,有的潺潺流水,有的飘若浮云,有的枯藤老树,有的超凡绝尘,有的小家碧玉,有的大家闺秀,有的老僧入定,有的力士拔山,如此种种不可尽意。
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书法大美,造就了洋洋大观,要是书法一味求美,求精致,求华丽,求工整,求大众之爱好,那么书法之生命力也就是死了。
所以,动不动拿丑书说事的人,呜呼哀哉,尚飨吧。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