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人都能欣赏书法,为何还要学习“如何欣赏书法”?
一般人都能看出书法(写字)整洁、方正,但对书法的历史不一定精通,尤其对繁简之间的变化青年人更不了解,加上电脑打字近十多年的应用实践非常普及,没有对笔写提出要求,因此青少年从认识和实践都缺乏认知度……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需要的……
有人说人人都能欣赏书法是正确的,但却不是人人都会欣赏书法作品,因此才需要虚心地学习“如何欣赏书法”?
中国书法其实是伴随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进程的,自从结绳造字,从甲骨文一直演变为楷书,我国人民一直在有意识的把文字书写美观大方,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统一文字,命李斯作小篆,李斯在石鼓文等的基础上将小篆演化为有艺术品质的汉字,李斯也成为史上第一个书法家,简述这个书法问题主要是表明书法起源久,在中国影响巨大,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天生就能够也喜欢欣赏书法的美!
中国人民喜欢与能欣赏书法,是因为书法的艺术特质,能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受到书法艺术的感染,这是历代书法家努力的结果,让书法作品拥有无与伦比的神神与气质,可自然打动欣赏者的心!
我们多次表达书法并不只是用毛笔写字这样简单,仅仅用毛笔把汉字写的漂亮并不等于是创作了书法作品,因此能欣赏书法作品只是喜欢而已,能懂得“如何欣赏书法”才是鉴赏书法层次达到了飞跃!
欣赏书法作品需要欣赏者学习一定的书法史与书法美学知识,作为普通的欣赏者,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不能简单的看热闹看表面!
(1)书法作品主要由不同的线条来构成不同的字,这样的话鉴书法水平的高低,书法作品里的线条质量是第一层次的要求,优秀的书法作品线条基本上都是中锋运笔,侧锋辅助,这样的书法线条润而有力度,通过提按顿挫及运笔的快慢会有适当的飞白出现,整体上线条有厚重感,让人看着舒服!水平较差的作者把控运笔的能力不到位,偏锋、拖锋运笔多,行笔速度太快时散锋多,枯笔多,枯笔不是飞白,燥气太重!
(2)书法的线条要构成不同的字,虽然有篆、隶、真、行、草等不同字体,可是每一种字体对字的结构美要求是一致的,我国有不少大书法家,同样是楷书但欧、颜、柳、赵的字体结构差别是很大的,不过他们的字体结构都很合理,非常美!字没有好的结构,这样的作品自然价值不高!
(3)章法,不同的字安排在一起,就需要错落有致,气势连贯,大小适当变化,有扶老携幼,互相照应之感,有的作者刻意把字突然放太大或变太小都是过分夸张,对章法缺乏正确理解,要顺其自然,合理布局!
(4)意境,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意境美,有诗意,有音乐节奏感,有自然造化之美,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即时作文,乘景、乘事书写,达到了极高的意境美,这也是他本人重写也不能再法到的意境!
(5)风格,每个写字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却不是都有风格特征,现在的人欣赏时容易有个误区,有的人以为自己写的字有特点就是好字,并非如此,有优秀的特点才行!者出的字要有传统根基,又能发挥自己所学,有独到的特征,才是风格!
(6)要雅俗共赏,不求怪异夸张,过于雅的太小众接受,太俗的则没有艺术价值,因此以为多数人欣赏而创作的书法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
书法欣赏有很多要求,这些只是主要方面,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作者必须有学问,作品有书卷气,所以能欣赏书法是人人都能的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则是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的,要谦虚,要练眼界!
附张裕钊书法对联欣赏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