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练习了一年多的钢笔字,越练越没有进步,有什么要领吗?

时间:2022-06-05 16:46:09 浏览: 126 作者:笔墨纸砚网

这个问题不少学习硬笔书法的朋友都会遇到,卡瓶颈了,甚至感觉是退步了,怎么办?抱庸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要领就是把笔停下来,到了应该多看一看、悟一悟的时候了。

精练不是偷懒,而是事半功倍。书法用功须勤,但要勤而有道,简单机械的重复的写,没用。要带着想法去写,求善先求变。中国古代有专门从事抄写的人,写了一辈子也没成为书法家,就是佐证。不少朋友因为喜欢谁谁谁的字,就一直这么照着练,这其实只是书写技巧的摩仿与历练,初期是需要的,后期则会是制肘。

书法习练的进步也是螺旋上升的,如果你把五年前、十年前的字拿出来对照,跃入眼帘的一定是稚嫩与拙劣。感到自己书法水平停滞了,恰恰说明你对书法的理性认识提高了,即将进入跃进期,这与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相比,绝对是好事。

停笔一段时间,先看看名家法帖和他人习作,换一种体势或风格,会是不错的办法,不妨一试。

练字练习了一段时间后,越练越没有进步,这个问题是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下面我分头叙述一下,并且找到改进的要领:

第一种,学习方法错误正规的练字方法是从临摹优秀的字帖开始,不管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这个方法都适用,而且是练字的唯一方法。

但是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朋友所谓的练字,他们的练字从来不临帖或者是很少临帖,就是自己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或者网上随便看了几个人的字帖,就自己在那写。所以写来写去,也没有看到进步。

还有些朋友练字是这样的,拿起一本字帖就写,没两天从头写到尾了。这种不是临帖,这种是照着帖子抄了一遍文章内容。这种方式的临摹,意义不大。

我们说方法不对,努力白废。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心塌下来,少一分浮躁,多一分笃定。选好一本字帖后,按照正确的方法,认真临摹。

一开始把握不好字的间架结构的话,可以先从摹开始。摹了一遍之后,再对照着字帖临写。临的过程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过关,不要照着字帖抄一遍完事。而是每个字看一眼就能把它写的八九不离十,这才算过关。

很多事情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越想走捷径,就会越慢。

第二种,眼高手低这个现象我就曾经碰到过,刚开始临摹字帖的时候觉得进步挺大的,可是过了几个月后,就觉得进步很慢,甚至有时候觉得越临越不像了。这种现象其实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错觉。

我们刚开始练字的时候,对字帖上的字很陌生,对字的笔画、结构等认识得很肤浅。这个时候就算有时候写的不好,因为眼力跟不上也看不出来。

可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对字帖的认识深入了 ,眼力提升的快,但手上功夫没有眼力提高的快,因此产生了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个时候临帖老师觉得不像,有时候感觉好像在退步。其实这个时候这种“退步”正好是“进步”的开始。

这个时候,你不妨把临的字与一开始的时候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后者还是比前面的好。

题主是在练习钢笔字,如果是这种问题的话,不妨再换一本字帖学习一下。如果原来练的楷书,现在就写写行书,如果原来写的是行书,现在可以再练练楷书。或者原来练的是硬笔字帖,不妨现在换成小楷字帖临摹学习一下。

另外就是在正常练字之余,不妨多看看古代优秀书法家流传下来的各种精美法书,多看看书法史,这样提高一下自身的内在修养,对你写字也有很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