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指出田英章书法中存在问题,就会有人出来说是丑书的代言人?
不请自来了。关于子矜兄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辩证的去看。首先,田英章先生在楷书上的造诣是勿庸置疑的,馆阁体也好印刷体也罢,字就摆在那呢,是正书真书,田英章毕其功于一生,对楷书自然有自已的见地。有人称其为欧体赵面,也是有艺术支撑的。其次,用“五体一位”的标准去衡量,田先生有弱项,行书草书的确不算出众。当然,用“五体”全面衡量,本身就是太“理想主义”,其实根本就是瞎胡闹。
(田英章先生硬笔行书)说田英章先生书体单一,容易产生视觉厌腻,我不否认。但骂田英章先生的书法是丑书,纯属无稽之谈。能把楷书写成印刷体一样也是水平,怎么就变成丑书了呢?
至于田英章先生教授弟子全都是千人一面,其实也要两方面看,一是这样的书法教学重在书写技能,而未上升到书法艺术层面,方法太左也太机械;二是教得不错,千人一面说明授业效果明显,有的老师带许多徒弟,诸弟子书法风格各自不同,而且也看不到老师本人书法的影子,这样的老师又有何益?
(抱庸硬笔行书)问题的焦点是,田英章先生的名气和影响太大了,数十家田英章书院,桃李满天下,专业从氏田楷教学的队伍就有二十万人。而用传统书法大师的特点去匡衡,田先生就是异类,比如一辈子都在写楷书而没有向草行书作艺术延伸,写了一辈子的正书而始终守妍而不向拙,这没道理吖……所以,开始分析研究田英章先生,按照傅山的“四宁四毋”标准,结果梳理总结出“印刷体”“千人一面”的问题,给他扣上了“写字匠”的帽子。难道不是这样吗?
(田英章先生硬笔行书)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开小口,挖深井,高端艺术无不遵循这个规律,能写到极致就是水平,哪里讲究什么“五体皆擅”。真正五体皆擅的一流大师,五百年有一即为大幸。
我不学田英章,如果说田英章书法艺术修学不全面我不反对,但要说他是丑书,那是在胡八扯。
(抱庸硬笔行书)抱庸妄谈。
出自审美单一。只知王嫱、西施、不知还有关羽、李逵。妍美是美,壮美是美,老辣也是美。真正的丑也是存在的。那些故意写丑,求奇求怪,以此为创新的是真的丑书。还有那些不讲功夫,专门搞杂耍的搞的不叫书法,如果非说是,那也是丑书。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