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楼兰不到2万人,为何古人的诗词里常说“破楼兰”、“斩楼兰”?

时间:2022-06-05 22:06:45 浏览: 195 作者:笔墨纸砚网

楼兰遗梦

楼兰古城满目苍,

黄沙满天景凄凉。

当年风光未曾见,

驼铃声声梦黄杨。

(听人家口传,楼兰曾经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民风彪悍,又处在古丝绸要道,是不是杀戮太多才引起重怒的?这是我个人的凭空想象,上面那首小诗,是我经过楼兰古城的一点感受,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勿喷!谢谢!)

楼兰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是真实含义。

就是楼兰古城,离长安极远,是汉朝通向西域诸国的必经地之一,而且还是交通要道。

本地人口虽然不多,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所以成为了当时西域各国的人口流通之地。就像一个过渡的小镇,所以这个地方必然需有极大的情报价值,因此也导致这个楼兰古城具有军事意义。

谁是楼兰的主人,谁就掌握了通向西域各国的要道。

楼兰的错误不在于首尾两端地做墙头草,而是攻杀汉使,不是汉人,是汉使,汉使是汉朝的代言人,也是汉朝皇帝的代言人。

杀汉人,只是犯罪!

杀汉使,却是战争!

杀了汉使,还断绝交通,更是挑衅!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关国家尊严和军事利益,所以汉朝很快派人将楼兰王斩首,然后楼兰改名为鄯善。

第二种是延伸含义。

可以理解为侵犯国家尊严的敌人或敌国。而“斩楼兰”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哪怕千山万水,也会勇往直前。

楼兰在汉朝时可以称为敌人,但在汉朝之后已经人烟稀少了。所以汉朝之后的诗词中的楼兰,都只是典故,比喻侵犯中华的敌人。

所以,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不是楼兰国,而是敌人。

类似的诗句还有不少,比如

杜甫有“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李白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岑参有“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孟郊有“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高适有“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张九龄有“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

刘过有“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张元干有“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文天祥有“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辛弃疾有“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何谓斩楼兰?

唯振国威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