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自学硬笔书法4个月了,还要继续吗?

时间:2022-06-06 04:07:57 浏览: 122 作者:笔墨纸砚网

四个月就是天成有很难说能够入门 即便上你有毛笔书法的基础。我们知道,书法不是写字,写字只要点画正确,结构清楚,没有缺少或多余的笔画即可满足我们识别的基本要求,书法是有一套严格都系列都审美和者说艺术标准来规范的,不符合这些标准,作品是很难被划归入书法层次的。简单来说,就是点画结构章法都必须规范,美观、准确,并且富有一定的气韵格调,甚至独具的特色与个性。

四个月,估计永字八法的基本技法都不可能掌握。单从题主的提问的深度看,虽然对书法了解非常表面化,相反就不会如此提问题,不过,能够提问题,说明题主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是在机械的学习。

四个月对于书法临摹练习者来说,时间太短了,不可能学到多少书法知识或技法,就是学到一些,也不可能做到运用娴熟,达到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大随意的化境。继续坚持不懈的持之以恒的进行临摹练习就是。在说学习书法,水平如何,学到了什么,是不能够用时间来衡量的,要看自己掌握了多少书法技法,能够惟妙惟肖形神俱似的背临多少字为准。从市场上一些书法字帖上要求,最低要能够背临掌握二千五百以上个单字吧,才能基本上满足我们日常书写需要或逐步进入自己的独立书写阶段。从这个意义说,至少要把一本字帖通临摹数遍,严格意义说也是无法以多少遍来衡量的而是以掌握多少技法知识以及字形为基本标准。

不要继续了……

再继续下去,你会发现:

一、魔怔,是很可怕的事情。

注意这里说的是着魔,不是着迷。每天走到街上,见到喜欢的字体就驻足观看;每次远足去寺庙,在碑刻前一呆就是两小时;每当去书店闲逛,总不由自主去碑帖翻看……

二、偏执,常常不走寻常路。

由写字上升到书法层面,是苦行僧般的生活。要读懂一本本难以下咽的碑帖,要忽略旁人异样的目光,要忍受寒暑的煎熬,要厚着脸皮向周围的书家请教……

三、较真,在纠结中找出路。

书法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争议的地带。所谓文人相轻,每个角落都会有存在异议和指责,经受批判是家常便饭;学书过程中,出现空档区,找不到答案,绞尽脑汁也无果;在各种书体中,对自己喜欢的碑帖,常常犯纠结症状……

……

还是劝你不要继续了,苦逼的日子在后面!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继续,你可能发现:

一、做啥事坚持不下去。有了想法总是在一段时间以后,被旁人和自己否定。纠结症越来越厉害,做事的兴趣总提不起来。

二、鉴别能力提不上去,从而导致判断力同步下降。判断力提升的基础是掌握足够的知识,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标准。书读少了,人云亦云的情况越来越多,永远纠结的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三、其他,诸如分不清哪是大师小丑,做事不懂避让,教育孩子选不准培训班,选择朋友分不清善恶等等都是未坚持学习书法的后遗症……

不继续学习书法,更苦逼的日子在后面等着你,衡量一下吧。

关注我,最小投入学习硬笔书法,头条视频对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

秀墨斋--中小学硬笔书法启蒙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