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吉林市什么时候命名的?六十年代初江北是农村不?

时间:2022-10-21 12:21:29 浏览: 197 作者:笔墨纸砚网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起源,必以市区某座古城址作依据,且须有明确的历史文献来印证,不似近现代兴起的工业、商贸城市,可以无早期城池而言。如北京最早的城是西周初期的蓟城(在今广安门附近),文献记载武王伐纣,分封召公于燕、蓟。沈阳最早的城是战国时期的候城(在今沈河区),据文献考证,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国大将秦开袭破东胡,建置辽西、辽东等五郡,并在今沈阳修建了候城,现已通过考古发掘得到论证。
1994年初,吉林市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但关于吉林市的建城始于何时、何地,以往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监造清代吉林城池(俗称船厂)的年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持此观点的公开出版物有《吉林市志》、《吉林市年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等,不一而足。
近年来,笔者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调查,切感吉林市的建城时间绝非始于清初,起码应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城址则是东北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夫馀国的前期都城所在地――龙潭山山城(现已划入市区)。根据如下:
1、夫馀国的前期都城座落于何处?近二十年来研究东北史的专家们已基本达成共识:在今吉林市①。1986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也介绍了此种观点。
2、史料记载,夫馀始祖东明原为“索离国”人,索离“在今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中游以北地,约当今松嫩平原”②。东明因善于骑射、勇力过人而招忌,为避杀身之祸,遂率众南下建都,“初,夫余居于鹿山”③。可见夫馀国的前期都城应为山城。鹿山乃今之何山?这就应在吉林市周边的几座山城中求之,尤应考虑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夫余国时期的帽儿山古墓群附近寻找(现已探明有各种形制的汉魏晋时代的墓葬达上万座)。史料还明确记载:夫馀国的墓葬区(即帽儿山古墓群)在国都的南方,“尸之国南山上”④,而龙潭山恰恰位于正北,相距不过数里,这就为鹿山即今龙潭山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3、夫馀上距“鹿山建都”,下至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西徙近燕”⑤。即西迁到今吉林省的农安县,地理位置与前燕相近。鹿山作为夫馀国的前期都城所在地长达五百余年,而国势最盛时方圆两千里,有户口八万,“其国殷富,自先世以来,未尝破坏”⑥。曾威逼挹娄、高句丽臣服。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秋,高句丽出兵围攻汉朝所设的玄菟郡(在今抚顺市),“夫馀王遣子尉仇台将二万馀人”与汉兵合力大败高句丽⑦。既然国力强盛,绝非小国寡民,那么国都自然颇具规模,而龙潭山城恰是帽儿山古墓群附近规模最大的山城,周长2396米,四周高,中间低,有蓄水池(俗称龙潭),适合人居,并可藏千军万马。
4、夫馀国前期,有大批汉人因避中原内乱前来定居,因此也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化遗存。前年夏初,笔者得到一位文物爱好者提供的信息,专程来龙潭山城考查,采集到一些汉代陶片。可辨器物有罐、钵、盆等,均为轮制泥质灰陶,并带有弦纹,这就为汉代夫馀时期建造此城提供了证据。当然,若想发现大量夫馀(汉)的遗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此外在城内东北隅的一平岗上,还发现了大量渤海时期的建筑瓦件,如灰布纹瓦、檐头板瓦等,形制、纹饰与蛟河市天岗镇七道河子渤海寺庙遗址采集的瓦件相似。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来此踏查时,曾怀疑渤海的三个独奏州之一――涑州的位置即为龙潭山城,“然此州是否利用龙潭山城不能确知,惟以史文观之,涑州应在吉(林)市附近,且此地出土渤海遗物,则吾人此种大胆推测,不得视为毫无理由者也”⑧。应该说,李先生这番论断很有见地,不过李先生当时只是在东团山一带发现了大量渤海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龙潭山城内尚未有所发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