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苏东坡(中)

时间:2022-10-27 08:41:12 浏览: 225 作者:笔墨纸砚网

苏东坡于1074年十二月中旬被派到山东密州,彼时,他已进入不惑之年,他不以被贬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以壮志凌云的心态大踏步地进入人生的成熟期。

刚到在密州之时,情况很不容乐观,适逢蝗灾、旱灾施虐;在民不聊生之时,贼盗又蹿起四处作恶;又有老百姓因养不起孩子从而将婴孩抛弃,苏东坡初到此地,看到此情此景,内心极为震惊悲痛,这位终生品性温良又有满腹雄才韬略的政治家,立志要为民除害,要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带领属下和平民百姓,亲自下田作业,驱赶蝗虫,抗击旱灾,又制定法令,惩治盗贼,还修建了一家福利院,专门收养弃婴。

经过这位英才政治家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密州灾情和治安基本得到稳定和控制,命如草芥的无辜的弃婴,也重获了新生。

在密州的时候,恰逢苏辙也在山东陈州(今济南)当官。就在八月十五月圆夜的那一天,苏东坡在密州超然台举办了一次隆重的聚会,参会之人不乏知己好友和当地社会名流,但唯独没有弟弟苏辙。会中,苏东坡豪饮狂放,却在会后人走凄凉之时,满腹惆怅地忆起了苏辙,就在这一夜,千古名诗《水调歌头》出炉。

这个时候,两兄弟不相见,已有七年之余。

1077年,苏东坡又一次奉召离开密州,赴任徐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那时恰逢徐州发水灾,为了抗击水灾施暴,他在这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黄楼。

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已声名大盛,大量的文人要投靠他门下做他的学生,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这也是苏东坡本人最为欣赏和重视的内位门生。

但不幸的事,在其后不久就发生了。

1079年苏东坡在湖州为官时,自己的上头领导给了他一个嘉奖,苏东坡为此写了一个谢恩表,在谢恩表里,他又附带写了几句揭发当时朝廷小人不齿行径的文字。结果这些文字当真被“小人”给挑了出来。在那个年代,“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他们将这些文字加油添醋大肆渲染,又找了他以前写的大量文献,一点一点抠字眼,一条一条找论据,最后,给他盖上了“叛国谋反”的罪恶大名。

从此,苏东坡身陷囹圄,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灾难的来临,就在1079年7月28日的这一天,苏东坡在湖州以这种荒谬之极的“谋反”的罪名被逮捕。进监狱以后,他跟儿子苏迈约定,如果外头没事,给自己送肉,如果有事,就送鱼进来。岂料有一天,事出不凑巧,苏迈那天刚好有事不能送饭,他派了个人去给父亲送饭,这人不知道父子俩约定,恰恰那天送了鱼过去。

苏东坡一见是鱼肉,一拍大腿,大呼悲催完蛋,想到自己一世英明,却要背上个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迫离于人世,感慨万千,情绪激昂,于是提笔写了封信给弟弟苏辙,他在信中,句句真情,字字忠心,把这些年来对皇室的感情和愧疚以及对自己自大狂妄的反省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封信后来到了神宗皇帝手上,皇帝一看,大为感动,深深明白了苏东坡对国家对皇族的一片赤子之意。于是,在10月底的一个夜晚,他派了一个亲信到苏东坡狱中。

这个亲信当时只拿了个枕头,来到监狱,不声不响、目中无情,将枕头搁置在苏东坡身边,躺下便睡。

有一个陌生人在自己身边睡着,苏东坡当然倍感蹊跷,但他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亦不怕鬼敲门,竟然也能相安无事地跟这个陌生人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天一亮,苏东坡还在酣睡当中,这位亲信便起身告辞,离别之际,他拍了拍苏东坡的肩膀,告诉他:“你没事了!”

皇帝认为:如果苏东坡一晚上辗转反撤睡不着觉,那便代表他心中有鬼,如果他睡眠甚好,那也即证明他问心无愧。

其实救苏东坡于冤狱的,还有一个幕后的重要人物,曹太后。曹太后是神宗的母亲,她是一名头脑睿智、心胸豁达的女人,她明白丈夫仁宗为后世选的两位宰相-苏轼和苏辙,实属旷世英才,忠君爱国、赤诚之心乃常人不可企及,她进言神宗,苏东坡就是忠义良臣,并告诫皇帝不能被小人蒙蔽了双眼,不能忘了先帝的嘱托,如果释放苏东坡一定能换取他的感恩戴德,并加倍忠心效力于皇室。

母亲的话也引起了神宗皇帝的深思熟虑,加上他本已看到苏东坡写给弟弟的那封信,母子两人终达成一致,便下旨释放了苏东坡。

苏东坡这段冤狱共蹲守了103天之久。

苏东坡无罪释放以后,于公元1079年11月29日,再次官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到了黄州以后,从此再无为国为民的“苏大学士”,一身农夫装束的“苏东坡”就在这时横空出世。

黄州,成为苏东坡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在这里担任一个团练副使的小官职。虽是一个官职,但并无实权。在这里,他还被限制人身自由,出入不得过黄州边界,更没有豪华舒适的官府。

他在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但不料,苏东坡绝不是等闲之人,他就是那个年代最受人追捧的男神,他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管到哪里,都能顽强地生存。

在黄州,他没有住宿的地方,一个朋友将河边一个废弃的驿站-临皋亭介绍,他在这里勉强落脚。

苏东坡还有个朋友马正卿,一生都非常信任和祟拜苏东坡。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他又追随至黄州。当时为了帮助苏东坡,他向黄州太守申请了一块荒地。

这块荒地就在黄州城东的山坡上,从此以后,东坡便脱去了文人的长衫,换上短衣短裤,开始了农民一般自给自足的新生活。他带领一家老小,“清瓦砾,割荆棘”,买耕牛,种稻谷,还种了不少瓜果蔬菜,硬是把一块杂草丛生牛羊不及的破山包开垦得阡陌交错、有声有色。

就在这时,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东坡居士,从此,苏轼的名字被苏东坡代替。

苏东坡不仅是个聪明人,一个生的强者,他更是一个乐观豪放的典型人物,他绝不会懊恼于过去的贬官经历,也不会烦恼于现在生活的穷苦,虽然没有经济来源,但也懂得省吃俭用靠自己双手去创造家人的幸福。

他依然思想通达,为人坦荡,才气锋芒,不畏风浪。慢慢地,他不再孤寂,他日出耕作,日落写诗。在这段“为农夫”的日子里,他写出了一生当中数量占比最多的诗作。

他的名声又在黄州被炒热,他依然受到各界学士名流的欣赏和追捧,这期间,纷纷都有从各地赶来拜会他的朋友,接待朋友成了他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环。

每当有朋友自远方来时,且朋友一多,他所住的那个破旧的“临皋亭”便更显狭小而拥挤,于是,借得朋友帮助,又自己动手,就在东坡山头盖了五间瓦房。新居落成那天,恰逢瑞雪天降,于是,他给这间瓦房取了个雅名叫“雪堂”。这个雪堂后来成了东坡一个重要的办事基地。

黄州时的东坡,可谓无官一身轻,于是,他尽情地游山玩水,泛长江,吊赤壁。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他在赋中提出一个非常英明的观点: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主,闲者得之。意即: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此等自然美景,只归属于那些有闲之人。

我们回头想想他的这番话,虽然是一种非主流的文风,但不能否认,它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现代人,总是禁锢在繁忙的工作中,祖国河山,壮丽美景,都不归我们所有,因为,我们是根本没有时间去领略的。

一千年后的现代人的苦楚,苏东坡在一千年以前就为我们预言了。

苏东坡在黄州也留下了不少轶事。首先是发现当地人不会吃猪肉,他便教老百姓如何烹制东坡肉。如今我们看在眼里色泽艳红吃在嘴里酥烂香醇肥而不腻美味无穷的东坡肉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发明的。东坡还有一个故交叫陈季常。这个陈季常有个老婆非常强悍,而陈又非常惧怕他老婆,于是苏东坡便写诗调侃陈季常,原文为“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从此以后,河东狮吼也出名了。在一千年以后的现代社会里,被拍成了各种版本的电影和电视剧,可谓脍炙人口、颂声遍野。

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的第三个老婆朝云,为他生下了一个小儿子。朝云曾是苏东坡在杭州收下的一个丫环,后来日久生情,这个丫环便升格做了他的妾。苏东坡中年喜得幼子,他也曾为这个孩子提诗一首,原文为: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以看得出,苏东坡此时的思想以与以前大不相同,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成熟稳健。他在少年时代便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年纪轻轻被世人敬仰,被皇帝赞赏,却仍然躲不过命运的浩劫。一次次被贬流放,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过于聪明,过于孤傲。

自省过后,他开始改变。

他寄希望于儿子,不希望他将来跟自己一样,灾难重叠,时运不济,只惟愿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发自心底的最真实最感人的心声。

但是事与愿违,这个孩子只存活了十个月便夭折了。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还出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东坡复醒醉》,后部分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e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诗一流传出去,引起轩然大波。太守看到这首诗以后,大惊失色,以为苏东坡跑了,因为规定他是不能离开黄州边界的。结果,他派人到苏东坡家中视查,却发现,他因为喝多了酒正躺在床上睡大觉呢。还有一次,苏东坡因为得了流行病,十多天没有出门,也没有新诗产生,后来传流言,说他死了。

没过几天,这消息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到了京城皇帝耳里。

皇帝听说他死了,吃饭时正举起的筷子,凄然放下,轻轻说了句:“今后不复有此等人才也”,推开凳子,悲伤离去。

京城都传遍了苏东坡离世的消息,连皇帝老儿都感到悲戚,岂料,没过几天,苏东坡那家伙病好而起。他病一好,寂寞哪里输得起,第二又开始访友,又开始写诗了。

因为在黄州期间一直没有实质的官衔,所以时间非常的充裕,他先后又出了许多千古名诗。

其中有一首《记承天寺夜游》,也非常著名,它最能代表苏东坡一贯的写作风格。诗中就是描绘自己,在一个月明之夜,睡不着觉,索性起身去会一个朋友,恰好,朋友也没有睡,于是两人一起在庭院中走了几圈,看到一些月亮下的光影,便轻描淡写地把它给写了出来。

这里,我们一起鉴赏一下诗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淡淡小事,本是平凡日常,却被他短短几句诗文描绘得淡雅恬静、平和安详。他的文字,总是活跃生动又带着清新雅致,读到句末又有流畅押韵之尾调,即使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也能读懂诗的本意,即使口齿不清的人,只要开口读之,也能朗朗上口得犹如行云流水,这就是大文豪笔下的文字。即使在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捧以阅之,依然能感念大文豪当年的洒脱风雅和闲情逸致,至于他身边的朗月清风之沁人心脾,我们只须面朝明月,闭目朗诵文字,即刻,千年前的月夜美景,不论是庭院中的积水空明,还是月光下的竹柏影,一定会纷来沓至。

在黄州的这段生活,苏东坡其实是非常满意的,他曾想,余生能继续在这里,做一个单纯的农夫,自己种田种地,写写小诗,会会老友,烹烹东坡肉,教教老百姓文学礼义,潇潇洒洒,安安逸逸,没有官场的权贵纷争,真的挺好的,此生已再无他求。

却不料,这段生活仅维持了五年的时间,就在1085年4月1日这一天,京城传来噩耗,神宗皇帝病逝了。

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哲宗皇帝继位,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她权大势广,上任后,便将苏东坡召回了京城。

苏东坡一生共经历了五朝皇帝,对仁宗和神宗两位皇帝效忠的时间最长,除此之外,他与三朝太后,一直都有难以割离的关系。乌台诗案的无罪释放,曹太后助了一臂之力,这次回京城,又是高太后的指令。历朝太后,都英明过人,眼睛雪亮,她们都非常欣赏这位文豪的才华和贤能。

苏东坡确有足够的魅力令众多女人为之折服,哪怕她们都德高望重尊贵至上,但苏东坡就是苏东坡,自幼有着祟高的理想,任何困难,他都没有屈服投降,任何绝境,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他一生爱民恤众品性温良,他一世乐观豁达不管在哪里都能表现得积极向上,他是一个贤明的宰相,他一心要立国安邦。凡事都有因果,所以这样的人,每到险境总会有贵人相帮。

苏东坡这次回京城,待了八个月的时间。在这八个月的时间,他潜心投入政府工作,写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政府文献。

这些文献有很多保存到了今天。

因为,他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代表着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而宋朝,本身就有重文轻武之风,他的存在,无疑给时代文学注入了鲜活的色彩和独特的文风,可以说,除了他的反对党,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的诗词,也几乎没有人舍得摧毁他的诗词和文章。

所有诗词保存至今天的,大约有四千首之多。

关于他的这段政府工作,有一段趣事:就在他离世后的某一年,在他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有一个同事,本也是有才能之人,但总听别人追捧苏东坡,却极少有人称赞自己,心里不服,于是去问东坡的老部下,问:自己的文章与文豪的究竟有什么区别,难道不是差不多吗?老部下回复他:“表面看起来确实差不多,但是他写东西从来不用翻书,提笔便写,很快落定,但你却要查资料查上半天。”

这就是文豪与普通人的区别。

但实际上,苏东坡回京城的这段日子并不好过,城中城外,到处黑影重重危机四伏,政治还是不愿意放过苏东坡,虽然他根本无心搞政治。他只想好好协助皇帝和皇太后治理天下,服务于贫苦劳众,再写点小诗自娱自乐,顺带也能娱乐众生。王安石的那些老部下,还有过去被他的诗得罪过的那一票子达官贵臣,他们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又以“蜀党派头目”的莫须有罪名强加于他头上,他知道,京城不是他的理想之所,于是再次请愿下到杭州。

杭州的苏堤和水库,就是在他二下杭州时修建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